正文 第17章 在大自然的懷抱裏(1 / 1)

王莉之所以我行我素,行為乖張,根源恐怕還在家庭環境。

又是一個星期天,我請母親陪我找到王莉的媽媽。王莉的媽媽見到我,既驚訝又高興。我告訴她王莉在學校表現不太好時,她頓時低下了頭,連聲說著“對不起”。

麵對眼前這個孤單而又憔悴的女人,我還能說什麼呢?唯有勸她多與孩子溝通,多關心關心孩子的生活,王莉的母親眼含熱淚點頭答應了。我又從她那裏要到了大王的電話號碼,王莉今天的情況主要是爸爸大王造成的,大王我是認識的,我一定要好好勸勸他。

第二天晚上,我終於聯係上了在東北的大王。大王已經有兩三年沒有回來了,他沒有想到我是他女兒的班主任,更想不到自己乖巧伶俐的女兒竟然變得如此桀驁不馴。他其實是愛女兒的,也很想念女兒,隻是自己近年來事業受挫,沒有掙到什麼錢,無顏麵對妻子和女兒,畢竟是自己首先提出離婚,不要家庭的。我了解了這個情況後,當即向大王表示,一定盡最大的努力幫助他重回家庭。我的母親是熱心腸,父親也挺擅長調解矛盾的,隻要大王真的回心轉意,不愁不能讓他們夫婦重歸於好。

果然不久,母親傳來話說,大王回來了,他們夫妻重歸於好。爸爸媽媽和好了,王莉每周日都被接回家和父母住在一起。當她得知自己的父母重歸於好也有我的努力時,非常感激。自此後,王莉上課聽講認真了,作業按時完成了,對老師也很有禮貌了。我感到她一天天變得開朗起來,笑聲也時常縈繞在身邊了。

王莉轉變了,還有幾個孩子行為習慣成問題,於是我又發動班幹部和這幾個孩子結成對子,一起學習,一起參加活動。我家周圍有一大片油菜地,春天到了,油菜開花,綠油油金燦燦的一大片,煞是好看。於是我就讓王莉和班長一起召集那幾個孩子,星期日隨我回老家賞花。孩子們聽說班主任要帶他們“到處走走”,興奮得一夜沒有合眼。

我們在田野裏追逐,在草地上鬥雞,赤腳到水塘裏摸魚,席地坐在場頭暢論未來……眼前是多彩的風景,耳邊是蟲鳥的啾唧,孩子們唱啊,跳啊,鬧啊,不知不覺間,晚霞鋪滿了天空,家鄉的原野肅穆而輝煌。不知是誰提議“我們背詩吧”,大家立即你一句我一句吟誦起詩句來:“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在大自然的懷抱裏,孩子天真浪漫的神情永遠定格在我的回憶裏。

“親其師,信其道”,經過一段時間的親密接觸,那幾個調皮搗蛋的後進生把我當成了朋友,視為了“哥兒們”,對我可謂言聽計從,班級風氣大為改觀。也許會有教育學者指責我的教育淺薄庸俗,但我認為教育手段並無高下之分,關鍵要看教育對象和教育時機,如果教師能夠走進學生的心靈,使學生發生好的改變,那就是成功的。此時,作為教育者不但是幸福的,也是高尚的、偉大的。

在家鄉初中任教的那段時間是我教育生涯中最純粹也最原始最質樸的時光,直到現在我仍然懷念那段教學浪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