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一切有抱負的大學生,隻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同人民緊密結合,為祖國奉獻青春,在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指引下才能大有作為。這是當代中國大學生健康成長必須堅持的正確方向。當代大學生必須充分認識自己在民族複興這一偉大事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緊緊跟上時代和社會前進的步伐,發奮學習、努力創新、錘煉品德、完善人格、艱苦奮鬥,積極為黨和人民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建功立業。
(三)弘揚民族精神,做堅定的愛國主義者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質、最集中的體現。中華民族在長期的曆史發展中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正是因為有愛國主義這一強大精神支柱,我們中華民族才能曆經磨難而生生不息。大學生素有光榮的愛國傳統,曆來以愛國報國為己任,這是非常可貴的,應當繼續發揚光大。在當代中國,愛國主義最鮮明的主題就是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宏偉藍圖變成美好現實。
當代大學生要做堅定的愛國主義者。首先,要珍惜和愛護中華民族曆史上形成的優秀文化傳統,繼承發揚五四運動以來特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長期革命鬥爭和建設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深刻領會中華民族精神的精髓。其次,要堅持和弘揚民族精神。麵對世界範圍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蕩,必須堅持和弘揚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最後,要樹立正確的愛國主義態度,既不能崇洋媚外,也不能盲目排外。大學生要把個人理想融入中華民族的共同理想之中,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積極投身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在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四)弘揚時代精神,做勇敢的改革創新者
改革開放的實踐催生偉大的時代精神。1978年,我們黨召開具有重大曆史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曆史新時期。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改革開放,最顯著的成就是快速發展,最突出的標誌是與時俱進。改革創新是時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創新精神表現為一種突破陳規、大膽探索、勇於創造的思想觀念,表現為一種不甘落後、奮勇爭先、追求進步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表現為一種堅韌不拔、自強不息、銳意進取的精神狀態。改革創新精神繼承中華民族革故鼎新的傳統,體現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要求,貫穿改革開放的全部實踐,貫通時代精神的各個方麵。事實證明,改革創新是我們黨和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開拓前進的不竭動力。
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必須繼續解放思想。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在實踐上的每一個重大發展、理論上的每一個重大突破、工作上的每一個重大進步,都是不斷解放思想的結果。麵對機遇大於挑戰的新形勢,要在新的曆史起點上實現科學發展、社會和諧,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新期待新要求,就必須堅定不移地繼續解放思想。要從深化對世情、國情、黨情的科學認識中解放思想,從認清目標、明確任務中解放思想,從對比先進、查找差距中解放思想,以思想的大解放帶動事業的大發展。
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要著眼於改革開放的具體實踐。時代精神是在改革開放實踐中催生的,弘揚時代精神要緊緊圍繞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來展開。要把弘揚時代精神體現到深化改革的實踐中,著力回答時代對改革提出的新課題,著力解決體製轉變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推動改革不斷取得新突破。要把弘揚時代精神體現到加快發展的實踐中,著力把握發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破解發展難題,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實現又好又快發展。要把弘揚時代精神體現到推動創新的實踐中,敢為人先,勇於超越,讓全社會的創造活力競相迸發,創新人才脫穎而出,創新成果不斷湧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