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六、科幻未來篇(五)(1 / 3)

太空移民

人類的長遠目標是要到太空去安家落戶。在太陽係內,太空移民的目的地是離地球最近的月球、與地球環境條件最相近的火星,以及人類能充分利用資源的木星。人類也在尋找太陽係以外的行星和衛星,從中選擇合適的移民地。人類還設想利用黑洞等天體的巨大能源,建設太空城。

建設空間城

空間城是懸浮在空間的孤島,所以又叫“宇宙島”。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科學家們提出了許多空間城方案,如“向日葵城”、“斯坦福城”、“奧尼爾城”等,可供幾萬到幾十萬人居住,那裏有發達的科學研究中心、完善的社會結構和自給自足的經濟。

但空間城的建設,需要從地球,特別是從月球和小行星上運送建築材料。空間城的工業,也需要月球和小行星提供原材料。

建設太空基地

巨大的宇宙飛船不能總從地球、月球上起飛,因此必須在遠離地球人居住的地方,建立太空基地。太空基地的主要特點就是擁有眾多巨大的能源庫和物資庫,以供宇宙飛船飛行時用。

建立自給自足的生活模式

未來的太空居民點必須能夠自給自足,自己種植糧食,再生呼吸的空氣,重複利用植物、動物還有人的排泄物。在未來開拓其他行星的計劃中,具有最突出特點的一項計劃就是地形改造。這裏所說的地形改造就意味著改變某一個行星上的整個環境以及大氣層,使地球上的人類、植物、動物能夠在那裏繼續生存下去。

月球移民

人類要移民月球時,需要先在月球上建立立足點,然後將其發展成初級住人基地,最後建成永久性住人基地。由於月球上沒有空氣,紫外線照射強烈,又因為白天和黑夜的溫差劇烈,所以人們設想把基地建在地下。人類可利用月球的種種有利條件,在那裏發展月球工業和農業,開展高能物理、生物工程和生命科學等高新科學研究工作,進行天文觀測,建設飛向深空的航天基地等。

火星移民

火星的基本特點與地球相似,例如大氣層壓力較低、兩極均有冰帽現象等,但火星仍不適合人類居住。人類計劃到達火星後,在火星上遍種植物,通過植物將火星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將火星上的空氣轉換成人類能夠呼吸的狀態。雖然這是一個需花幾個世紀時間才能實現的計劃,但這使太陽係中出現又一個人類可以生存的星球。因此,火星的開發與利用具有十分美好的前景。

未來城市

幾個世紀以來,人類開發出的城市經曆了巨大的變化。在剛剛進入的21世紀裏,盡管在城市中麵臨著人口過度擁擠、環境汙染等方麵的問題,但是,預計城市麵積仍然會繼續擴張下去。為了謀求新的發展空間,人類就不得不把目光轉向了空中及海洋,以期獲得更多新的生存空間。

未來的城市居住問題

由於整個地球的人口總數不斷地膨脹,預計到2035年,全球人口將會接近90億。人口增長過快已經使一些現代化的城市無法承受巨大的壓力,甚至於有一些城市已經出現人滿為患、過度擁擠以及其他更加嚴重的問題。

在未來的幾十年裏,估計由於被迫居住在一起而引發的種種難題,例如交通堵塞、嚴重汙染、心理疾患等仍然會持續很長的一段時期。

利用空間生活

就城市而言,無論是生活空間與工作空間,還是運輸空間與娛樂空間都是非常珍貴的。即使到了21世紀中葉以後,究竟向何處拓展仍然是未來城市發展的一個關鍵。預計未來的建築物會充分利用空間,普遍要比目前最高的摩天大樓還要高20層以上。

立體化的大都市

在汽車等交通工具不斷增加的大都市,為保障人們的安全及擁有更好的居住空間,包括道路在內,都市建設正朝著立體化方向邁進。

例如,在現有的道路上,興建高架路,或是在土地受到限製的地方,甚至河道的上方,修建馬路。除了傳統的下水道、水管、煤氣管外,輸電線、電話線也都漸漸移入地下。

建設摩天大樓是現代乃至今後城市建設的主方向。立體化的都市在設計上能夠充分利用空間。

海上建城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和人類對海洋認識的加深,科學家們認為,建造大型的海上人工島城市,將成為人類開發海洋空間的主旋律。

日本建設公司在“水上浮城”計劃裏,設想在21世紀內,沿日本近海建設2500個海洋城市。

日本西鬆建設公司的“海國天王星”海洋城建設計劃,設計標準全依照太空城市。這種海洋城市的內部設施是高科技的結晶,包括空架公路網、太陽能發電係統、空中穿梭的巴士、再生水源設備等等。

海上工廠

海上工廠是城市工業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它們形形色色,並具有不同的作用,如海上發電廠、海上石油冶煉廠、海水淡化廠、海上油氣田廠等。

目前,海上工廠的建設模式主要有3種,即浮體式、樁基式和填海式,其中浮體式海上工廠占了絕大多數。

這些海上工廠不僅節約了大量的土地,而且充分利用海洋資源。相信在“海洋世紀”,海上工廠將會為人類的生產做出重要的貢獻。

海上建廠已是未來城市工業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數字城市

數字城市是指利用數字化信息處理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對城市進行規劃、建設和管理。

數字城市使人們可以快速、形象、全麵地了解城市中任何一點、任何方麵的信息。發展數字城市可以合理開發與利用資源,有效保護與優化城市環境。

海中生活

自古以來,人類就夢想著像魚兒那樣在大海中生活。而人類要想在海中生活,就會麵臨兩個最重要的問題:抵禦因水深帶來的壓力和解決在水中呼吸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