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在課程設置上,要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05方案,進行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探索,要不斷完善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體係及課程內容。作為鑄造人的靈魂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程設置,要體現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要與時代同步,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根據國際經濟政治格局變化的新情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與改革開放的新形勢,針對當代大學生思想的新特點、新情況,探討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新規律,解決新問題,使之更加貼近社會現實,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使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體係及內容具有鮮明時代氣息。
二是在教學方法上要不斷創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根據新形勢的發展不斷進行教育教學手段和教學形式的改進,使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踐環節得到加強,實現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和社會實踐的互動;同時根據不同課程,不同層次和不同專業的學生特點,積極探索啟發式、互動式和研討式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發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觀察分析社會現象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效果。
三是在教學環節中,立足於將學生培養成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的創新型人才。要充分考慮當前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綜合、交叉、滲透的發展趨勢,努力使學生感受到哲學社會科學是一個有機聯係的整體。在進行課堂講授時,不以知識點的多寡為優劣的判據,可以適當地組合知識點使之為一定的思想服務;在教學中高度重視開放和互動環節,讓學生可以憑借現有理論知識水平討論、質疑某些觀點和結論,提出自己的新看法和新觀點,體驗求證的感覺與過程;在論文的撰寫中,首先是教師通過對一些課題的深入研究,引導學生加深對最基本的理論的掌握和理解,同時也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探索精神、評價能力、洞察能力、批判精神和科學道德;在課堂內外的作業完成中,鼓勵學生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讓學生了解有的題目有多種答案等等。使學生將被動應答變為主動出擊,教師通過多視角的觀察和分析問題,讓全新的結果使學生感受到衝擊和震撼;提高學生觀察、分析、思考問題的能力。
四是在教學效果上,要注意理論聯係實際。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教學不僅是培養學生的一種“理論態度”,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實踐態度”,並與生活融於一體。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發生作用的前提是要得到受教育者在文化、生活、情感等方麵的接納與認同。我們應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與道德品質教育視為生活的構成性因素,讓學生通過對自己、別人生活經驗的整理、反思與豐富,在課程生活與社會生活的互動與融通中使自己成為一個有理想,有道德的人。因此,我們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者在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與道德品質教育的過程中,一定要回歸到生活世界中,一定要對學生日常生活與發展中的現實問題給予指導。把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做實,使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與學生個人的前途、命運結合起來,使學生個人的前途、命運與國家的前途、國家命運結合起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隻有立足於學生豐富的生活現實,才能使學生獲得真實、動態和可靠的理解,實現教育的同化。因此,理論聯係實際回歸生活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歸屬,是學生形成馬克思主義理論與道德品質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