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思想政治理論研究(5)(2 / 3)

注釋:

[1]、[2] .《馬克思思格斯選集》第1卷,第254~255頁、第51頁,人民出版社,1972.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437頁,人民出版社,1963.

[4].《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64頁、人民出版社,1993.

[5].《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78頁,人民出版社,1993.

[6].《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64頁,人民出版社,19930.

[7].《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89頁,人民出版社,1995.

[8].《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49頁,人民出版社,1977.

[9].《列寧全集》第41卷,第167頁,人民出版社,19860.

[10].《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373頁,人民出版社,19930.

[11].《鄧小平文選》(1975-1982),第154頁,人民出版社,1983.

[12].《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90頁,人民出版社,1993.

[13].《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98~99頁,人民出版社,1993.

[14].《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51~52頁,人民出版社,1993.

[15].《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372頁,人民出版社,1993.

[16].《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366頁,人民出版社,1993.

[17].《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277~278頁,人民出版社,1993.

[20].《鄧小平文選》第2卷,第133頁,人民出版社,1994.

[21].《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32頁,人民出版社,1993.

[22]、[23].《鄧小平文選》第2卷,第156頁、第199頁,人民出版社,1993.

[24]、[25].《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32頁,人民出版社,1993.

[26]、[27]、[28].《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138頁、第311頁、第311頁,人民出版社,1993.

[29]、[30]、[31]、[32].《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311頁、第311頁、第3頁、第78頁,人民出版社,1993.

[33].《鄧小平文選》第2卷,第405~406頁,人民出版社,1994.

[34].《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29頁,人民出版社,1993.

[35].《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128頁,人民出版社,1993.

[36].《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162頁,人民出版社,1997.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對外開放理論發展的回顧

西南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侯德芳

【摘 要】對外開放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也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一項偉大實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中形成的對外開放的理論,集中體現在兩個相互聯係的方麵,一方麵是鄧小平的論述,另一方麵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共產黨曆次重要會議的文獻。本文擬從後者的角度,對我國對外開放的理論近30年的發展,分三個發展階段:即從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到1984年黨的十三屆三中全會我們黨解放思想,創新觀念,對外開放理論初步形成的階段;從1987年黨的十三大到1993年十四屆三中全會,我們黨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中,創新發展戰略,使對外開放理論不斷得到豐富和發展的階段;從1997年黨的十五大至今,我們黨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創新領域,使對外開放理論逐步走向完善和成熟的階段進行回顧,揭示我國對外開放理論的發展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