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硯:亦係玉質,呈長方形,長9厘米、寬4.4厘米、高1厘米,表麵有墨堂而無墨池,墨堂長6.4厘米、寬3.2厘米,玉質呈白色。因為道士經常做道場,法事活動之中時時需要書寫榜文、表文、符咒等內容,在請神收鬼等重要礁儀中,符咒等必須用朱砂筆填寫。而朱砂在普通硯台之中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溶化,但若將朱砂放入此哈硯之內,對之哈氣,朱砂隨即可溶,於是便能馬上潤筆寫字,而且每次無論所溶朱砂多少,書寫後不多不少正好夠用。此外,哈硯還有一個奇異的地方,傳說此哈硯左上角原有兩條天然花紋,細若兩條小魚,若投硯水中,波蕩魚遊,形態逼真,蔚為奇特,又傳說每日子午之時,二條小魚會自然而然地進入硯中池內,遊玩戲嬉,片刻功夫之後便會各歸原處,一動不動,故而有人形象地將此現象稱之為:“子午歸槽”。清末曾國藩之子曾紀澤來茅山觀賞此寶時,茅山道長給他講述了哈硯的神奇與妙用之後,曾紀澤驚歎不已,失手竟將哈硯掉在地上,使哈硯的左上角跌出一條破跡,這一奇觀從此也就不複出現。
崔玨給大家介紹了四寶的來由,並特別地給嚴旺燁指點了玉印的特點。這時嚴旺燁才真真正正的信服崔玨的判斷。可是疑問接踵而來,如此貴重的玉印——九老仙都君玉印,錢鋒是怎麼得來的?難不成是他花巨資請的小偷?要不就是買通了茅山的院主?不會是黑社會搶的吧?
錢鋒從崔玨、嚴旺燁和曹麗嬌疑惑和驚恐的眼神中已經看出了他們的疑問,錢鋒也馬上詳細的講出了自己得印的經曆。
原來錢鋒為了能夠報答崔氏祖孫兩人,也為了李倩的超度事宜能夠更加完美的進行——實現崔老爺子所說的讓李倩和錢鋒今生再續前緣,所以他連夜托關係找朋友,聯係上了茅山上清觀的院主——上清教派第一百三十五任掌教清陽真人。錢鋒以重修上清觀的三清大殿並捐善款50萬元為條件,借出了玉印一周的時間。
可惜錢鋒借印之時並沒有提及崔老爺子——崔丹陽的名字,致使清陽子和丹陽子師兄弟二人無緣再見。不過這是後話,暫時不表。
得知玉印來裏正當,幾個人的心也算大安。
一向心細的曹麗嬌輕輕的問著崔玨,“茅山——上清派掌教清陽真人,你認識嗎?”
崔玨沒有說話,隻是默默地點了點頭。
不過身邊的錢鋒並沒有主意這個細節。
【明日九點準時更新第五十六節《第三隻手》。敬請各位關注,多多的推薦和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