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報紙上網模式(即電子報紙對應其印刷版報紙的關係)可以將網絡報紙劃分可分為4種:
(1)在因特網上建立一個獨立的網站,將紙質報刊的內容原封不動搬上網絡,不提供其他的新聞和信息服務。最具代表性的是以前美國《紐約時報》的網絡版,目前《紐約時報》的網絡版不僅免費提供印刷版的所有內容,而且還提供特別的科技和新媒體專欄的內容。
(2)在因特網上建立一獨立的網站,上網報紙在提供原有內容的同時,根據報刊的側重點提供相應的新聞、信息和其他一些服務。此類模式非常強調自己的特色,在提供報紙網絡版的內容時,也不是原樣照搬,而是經過二次篩選、編輯,挑選精品文章上網,典型的例子如美國的《華爾街日報》,我國的《廣州日報》《中國青年報》《科技日報》等。
(3)在因特網上建立一個獨立的網站,報紙印刷版的內容在該網站中隻是一個小小的組成部分,所占空間比例不高,更多的是提供包羅萬象的信息服務,目標在於建成綜合性的信息平台,如美國的《華盛頓郵報》,我國的《人民日報》《電腦報》《華聲報》和我國台灣地區的《中時電子報》等。
(4)多家報紙聯合建立大型的新聞網站,如美國的“新世紀網絡”(New Century Network),它由美國九大傳媒集團與其下屬報紙、200多家出版社在1997年6月建立,各報內容相對獨立。它曾經是美國最大的網上報紙的樞紐站。再如我國的“中國體育信息網”“四川省新聞信息中心”“福建新聞中心”等都屬於這種模式。
網絡雜誌又稱電子雜誌、互動雜誌,通常指的是完全以計算機技術、電子通訊技術和網絡技術為依托而編輯、出版和發行的雜誌,以Flash為主要載體獨立於網站存在。電子雜誌兼具平麵與互聯網的特點,融入了圖像、文字、聲音、視頻、遊戲等相互動態結合來呈現給讀者,此外,還有超鏈接、即時互動等網絡元素。電子雜誌延展性強,未來可移植到PDA、OBILE、MP4、PSP及TV(數字電視、機頂盒)等多種個人終端進行閱讀。
目前,電子雜誌的主體是“雜誌的電子版”,也就是已發行印刷版的雜誌,因為看好電子版麵和電子發行手段的優勢,又補充發行的電子版。其電子版和印刷版的主要內容基本相同,隻是版麵和發行的手段有異。發行了“雜誌的電子版”的雜誌,其印刷版往往已有相當大而穩定的讀者群。發行電子版是一個適應時代技術發展的嚐試。“雜誌的電子版”,往往被界定為印刷版的附加物。但是由於雜誌已有的基礎及實力以及出版商相對豐富的出版發行經驗,這類“雜誌的電子版”現在大有後來居上的趨勢。國內引進的美國《科學》雜誌電子版,就是這種模式的一個很好的範例。就概念而言,“電子雜誌”和“雜誌的電子版”之間的差異往往為人所忽略。當人們提到“電子雜誌”(E-journal)時,指的往往就是所謂的“雜誌的電子版”(Magazine 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