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唐君的形象更豐滿,所作所為也更令人感動,讓人讀後俠義之氣頓生,豪邁之情滿懷。
落第書生柳毅歸家途中路遇洞庭龍女在涇河之濱牧羊,聽她敘說了在夫家的悲慘遭遇,柳毅俠義之情頓生,替她傳書至洞庭龍宮,洞庭龍君之弟錢塘君聞訊大怒,誅殺涇河逆龍,救出小龍女的。
錢塘君是洞庭龍王的弟弟,受虐待的龍女的叔叔,雖然他隻是一個輔助人物,但作者並未將他僅作為一個陪襯人物來寫。作者塑造的錢塘君是一個有情有義、血肉豐滿的形象。在《柳毅傳》中,錢塘君的性格雖然與柳毅截然不同,但仍被刻畫得形神兼備。他一出場,就不同凡響,挾風雷之勢,激五嶽之氣,使人感受到一種氣吞山河的英雄氣魄。作者首先以洞庭君製止“龍宮中慟哭”“恐錢塘君所知”作鋪墊;又借“其勇過人”“昔堯遭洪水九年者,乃此子一怒也。近與天將失和,塞其五山”的經曆,渲染了錢塘君的神勇。接下來“語未畢,而大聲忽發,天坼地裂,宮殿擺簸,雲煙沸湧。俄有赤龍長千餘尺,電目血舌,朱鱗火鬣,項掣金鎖,鎖牽玉柱,千雷萬霆,激繞其身,霰雪雨雹,一時皆下,乃擘青天而飛去”。一條具有雷霆萬鈞之力、神勇剛烈的巨龍騰空而起,想象之豐富,誇張之奇特,令人驚歎不已。之後,作品又以柳毅的“恐蹶仆地,願得生歸,以避複來”的描寫進一步襯托神龍威力無比的氣勢。作者匠心獨運,避實就虛,以錢塘君的自述“巳至涇陽,午戰於彼,未還於此,中間馳至九天,以告上帝”交代了這場“殺敵六十萬”“傷稼八百裏”“吞食無義郎”的神龍大戰。錢塘君神武勇猛的巨龍形象被狀寫得活靈活現。通過他的這段自述,尤其是“中間馳至九天,以告上帝”一句,我們更能感悟到他性格中敢做敢當、勇猛率直的一麵,一個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就這樣矗立於讀者的麵前。
在酒宴上錢塘君對柳毅的逼婚,又如奇峰陡起,讓我們在他的神勇之外,又看到了他性格中魯莽的一麵,給這一非現實性的人物添上了具有現實性的真實的一筆。“錢塘因酒作色,踞謂毅曰:‘不聞猛石可裂不可卷,義士可殺不可羞也愚有衷曲,欲一陳於公。如可,則俱在雲霄;如不可,則皆夷糞壤。’”一個“踞”字盡現其魯莽而蠻橫、自恃武勇、直陳己見的性格特點。他的逼婚雖出於對柳毅的感激、敬佩,卻又過於魯莽、率直,並帶有一點威脅,但這一魯一直一威脅卻恰恰符合他的身份。當他的好意遭到柳毅的嚴辭拒絕後,他卻能勇於改進,逡巡致謝,“向者詞述疏狂,妄突高明。退自循顧,戾不容責”,“其久,複歡宴,其樂如舊”,並與柳毅“遂為知心友”。這樣錢塘君性格中粗獷魯莽、神武剛勇、疾惡如仇的一麵,便與他那憨厚純樸、正直可愛、知錯即改的一麵有機地結合了起來。
從這篇傳奇故事中,我們不僅感受到錢塘君非凡的氣度,同時也領悟到這個故事的思想內涵,體驗到一種激烈的反抗意識??用暴力去複仇。
錢塘君的形象是鮮明的,對後世的影響也是巨大的,比如後來的元雜劇《李逵負荊》中李逵的形象,就有一些錢塘君的影子在裏麵。當李逵聽說宋江強搶民女之事以後,一邊憤憤地罵著,一邊直奔水泊梁山,取出大板斧,砍倒杏黃旗,大鬧“忠義堂”,並以頸上人頭與宋江當場訂立生死文書。但當他弄清實情,知道自己確實錯了的時候,又能勇於改正,負荊請罪。李逵性格中的魯莽率直、憨厚樸實與錢塘君如出一轍,同樣給後人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2龍女
龍女是一個美麗善良、感情真摯、不甘任人欺淩、反對封建束縛、追求自由幸福的婦女形象。她的第一次婚姻悲劇完全是講求門當戶對、“父母配嫁”這種封建包辦婚姻所直接造成的苦果。龍女的可貴之處在於她在迫害麵前沒有逆來順受,她請柳毅傳書,希望重獲自由。這一情節,既展現了封建時代追求婚姻自由的婦女與封建禮教之間存在著尖銳的矛盾衝突,也反映了當時婦女為掙脫樊籠、獲得自身應有的權利所進行的抗爭。她是請求得到柳毅的應允,深情地對他說,事成之後“當如親戚耳”,流露敬慕之情。後來果真得救,多情善良的龍女知恩圖報,深深地眷戀這會柳毅,終於以身相許,實現了美滿的結合。可見龍女對愛情、自由、幸福的大膽追求。
3柳毅
柳毅是正直無私,誌堅品潔的正派儒生。柳毅為龍女傳書,完全出於關愛,並無私心雜念。後來錢塘君看他們倆十分般配,令其成婚,柳毅言辭峻拒,執意不從。作品把柳毅塑造成為人格美的化身,與涇川次自構成美與醜的兩極,向人們昭示,真正的愛情是兩顆美好的結合,而心靈是在生活實踐中發現的,愛情是在相互了解中建立起來的。包辦婚姻之所以往往釀成悲劇,就因為帶有極大的盲目性,光講門第,不察人品,遇到邪惡之徒,等於將女兒推進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