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傳奇小說,收入《太平廣記》419卷,魯迅校輯《唐宋傳奇集》也收入此篇。曾慥《類說》引《異聞集》題作《洞庭靈姻傳》,似是原題。作者李朝威,生平不詳,約中唐時人。本篇寫洞庭龍女遠嫁涇川,受其夫涇陽君與公婆虐待,幸遇書生柳毅為傳家書至洞庭龍宮,得其叔父錢塘君營救,回歸洞庭,錢塘君即令柳毅與龍女成婚。柳毅因傳信乃急人之難,本無私心,且不滿錢塘君之蠻橫,故嚴辭拒絕,告辭而去。但龍女對柳毅已生愛慕之心,自誓不嫁他人,後二人終成眷屬。
簡介
本篇故事富於想象,情節曲折,而結構謹嚴,柳毅的正直磊落,龍女的一往情深,錢塘君的剛直暴烈,性格刻畫頗為鮮明。對龍女和柳毅的心理描寫,尤細致真切。其文體在散行之中夾有駢偶文句和韻語。文辭亦頗華豔。
《柳毅傳》在晚唐已流傳頗廣。唐末裴鉶所作《傳奇》中《蕭曠》一篇,已言“近日人世或傳柳毅靈姻之事”,唐末傳奇《靈應傳》亦言及錢塘君與涇陽君之戰,宋代蘇州又有柳毅井﹑柳毅橋的附會(範成大《吳郡誌》卷六“古跡”﹑卷一七“橋梁”)。後世據以演成戲曲者,有元代尚仲賢《柳毅傳書》﹑明代黃惟楫《龍綃記》﹑許自昌《橘浦記》﹑清代李漁《蜃中樓》等。
作者簡介
李朝威[唐](約公元七五九年前後在世)字不詳,隴西人。生卒年均不祥,約唐肅宗幹元中前後在世。生平亦不可考。著有傳奇文《柳毅傳》,(見《太平廣記》)行於世。後代戲曲家多取為題材。李朝威(約766—820),隴西人,唐代著名傳奇作家。他的作品僅存《柳毅傳》和《柳參軍傳》兩篇。其《柳毅傳》被魯迅先生與元稹的《鶯鶯傳》相提並論。他本人也被後來的一些學者譽之為傳奇小說的開山鼻祖。
譯文
儀鳳年間,有一位書生柳毅,到京城長安參加科舉考試,沒有考取,準備回到湘水邊的家鄉去。他想起有個同鄉人客居在涇陽,就去辭行。走了六、七裏,忽然有一群鳥直飛起來,(他的)馬受了驚嚇,向道邊飛奔,又跑了六、七裏,才停了下來。
隻見有個女子在路邊放羊。他覺得奇怪,仔細地打量,卻是個非常美麗的女子。可是她雙眉微皺,麵帶愁容,穿戴破舊,出神地站著,好像在等待著什麼。柳毅忍不住問她道:“你有什麼痛苦,把自己委屈到這種地步?”女子開頭現出悲傷的神情,婉言謝絕了她,但最終哭著向他回答說:“我是個不幸的人,今天蒙您關懷下問。但是我的怨恨銘心刻骨,又怎能覺得慚愧而回避不說呢?希望您聽一聽。我原是洞庭龍王的小女兒,父母把我嫁經涇川龍王的二兒子,但丈夫喜歡放蕩取樂,受到了奴仆們的迷惑,一天天厭棄、鄙薄我。後來我把這情況告訴了公婆,公婆溺愛自己的兒子,管束不住他。等到我懇切地訴說了幾次,又得罪了公婆。公婆折磨我,趕我出來,弄到這個地步。”說完,抽泣流淚,悲傷極了。接著又說:“洞庭離這裏,相距好遠啊,無邊無際的天空,無法傳通音信,心用盡,眼望穿,也無法(使家裏)知道我的悲苦。聽說您要回到南方去,您的家鄉緊接洞庭湖,也許可以把信托您帶去,不知道能夠答應嗎?”柳毅說:“我是個講義氣的人。聽了你的話,心裏非常激動,隻恨我身上沒有翅膀,不能奮飛到洞庭,還說什麼答應不答應呢?可是洞庭水深啊,我隻能在人世間來往,怎能到龍宮裏去送信呢?隻怕人世和仙境有明暗之分,道路不通,以致辜負了你熱忱的囑托,違背了你懇切的願望。你有什麼好辦法可以給我引路嗎?”女子一邊悲傷地哭泣,一邊道謝說:“希望你一路上好好保重,這些話不用再說了。要是有了回音,即使(我)死了,也一定感謝(您)。(方才)您不曾答應時,(我)哪敢多說?(現在您)既然答應了,問我(如何去洞庭龍宮),洞庭(的龍宮)跟人世的京城並沒有不同啊。”
柳毅請她說說。女子說:“洞庭的南岸有一棵大橘樹,當地人稱它社橘。您(到了那裏)要解下腰帶,束上別的東西,在樹幹上敲三下,就會有人出來招呼您。(您)就跟著他走,不會有什麼阻礙。希望您除了報信之外,並且把我(告訴您的)心裏的話都說給我家裏的人,千萬不要改變!”柳毅說:“一定聽你的話。”女子就從衣襟裏拿出信來,(向柳毅)拜了又拜,然後把信交給了他。(這時她)望著東方,又掉下淚來,難過極了。柳毅也很為她傷心。(他)把信放在行囊裏,便又問道:“我不知道你放羊有什麼用處,神靈難道還要宰殺(它們)嗎?”女子說:“這些並不是羊,是‘雨工’啊。”“什麼叫‘雨工’?”(回答)說:“就象雷、電一樣(掌管下雨的神)。”柳毅回頭看看那些羊,就見它們昂頭望,大步走,飲水吃草的樣子很特別,可是身體的大小和身上的毛、頭上的角,跟羊沒有不同。柳毅又說:“我給你做捎信的使者,將來你回到洞庭,希望你不要避開我不見麵。”女子說:“不光不避開,還要象親戚一樣啊。”說完,(柳毅和她)告別向東走。走不到幾十步,回頭看看女子與羊群,都不見了。
這天傍晚,(柳毅)到涇陽告別了他的朋友。一個多月後,(柳毅)回到家鄉,就去洞庭訪問。洞庭湖的南岸,果然有一棵社橘。(他)就換下腰帶,在樹上敲了三下。一會兒有個武士出現在波浪中,(向柳毅)行了禮問道:“貴客剛從什麼地方來的?”柳毅先不告訴他實情,說:“我特來拜見大王。”武士分開水,指出道路,帶著柳毅前進。對柳毅說:“要閉上眼睛,很快就可以到了。”柳毅依照他的話,便到了龍宮。隻見高樓大殿一座對著一座,一道道門戶數也數不清,院子裏栽著奇花異木,各式各樣,無所不有。武士叫柳毅在殿角裏停下來,說:“請貴客在這裏等著吧。”柳毅問:“這裏是什麼地方?”武士說:“這裏的靈虛殿。”柳毅仔細一看,覺得世界上的珍寶全都在這裏了。殿柱是用白璧做成的,台階是用青玉鋪砌的,床是用珊瑚鑲製的,簾子是用水晶串成的,在綠色的門楣上鑲嵌著琉璃,在彩虹似的屋梁上裝飾著琥珀。奇麗幽深的光景,說也說不盡。
可是好大一會兒龍王也沒出來。柳毅問武士:“洞庭君在哪裏?”武士說:“我們的大王正加臨在玄珠閣,跟太陽道士談論火經,不多時就完畢了。”柳毅問:“什麼叫火經?”武士說:“我們的大王是龍,龍憑借著水顯示神靈,拿一滴水就可以漫過山陵溪穀。太陽道士是人,人憑借火來表現本領,用一盞燈火就可以把阿房宮燒成焦土。然而(水火)的作用不同,變化也不一樣。太陽道士對人類用火的道理精通,我們在王請他來,聽聽他的議論。”才說完話,宮門大開。一群侍從象影子跟隨形體,象雲氣聚攏擬的簇擁著一位身穿紫袍,手執青玉的人出來了。武士跳起身來說:“這就是我們的大王!”立刻上前報告。洞庭君打量著柳毅說:“這不是人世間來的人嗎?”柳毅回答說:“是。”便向洞庭君行禮,洞庭君也答了禮,請他坐在靈虛殿下。對柳毅說:“水底宮殿幽深,我又愚昧,先生不怕千裏之遠來到這裏,有何貴幹呢?”柳毅說:“我柳毅是大王的同鄉。生長在湘水邊,到長安去求功名。前些日子沒有考上,閑暇間驅馬在涇水岸邊,看見大王的愛女在野外牧羊,受著風霜雨露的吹打,容顏憔悴,叫人看了十分難受。我就問她。(她)告訴我說:‘被丈夫虐待,公婆又不體諒,因此弄到這個地步。’悲傷得淚流滿麵,實在使人同情。她托我捎封家信。我答應了,今天才到這裏來的。”於是拿出信來,交給了洞庭君。洞庭君把信看完,用袖子遮住臉哭泣起來,說:“這是我做父親的過錯,我看不明,聽不清,因而同聾子瞎子一樣,使閨中弱女在遠方受陷害也不知道。你是個不相關的路人,卻能仗義救急,承蒙您的大恩大德,我怎敢忘記?”說完,又哀歎了好久。連旁邊的人也感動得流淚。這時有個在身邊伺候的太監,洞庭君便把信交給他,讓他送進宮去。過了一會兒,聽到宮裏發出一片哭聲。洞庭君慌忙對待從的人說:“快去告訴宮裏,不要哭出聲來,恐怕讓錢塘君知道了。”柳毅問:“錢塘君是誰啊?”洞庭君說:“是我的愛弟,以前做過錢塘長,如今已經罷官免職了。”柳毅又問:“為什麼不讓他知道?”洞庭君說:“因為他勇猛過人。早先唐堯時代鬧過九年的洪水,就是他發怒的緣故。最近他跟天將不和睦,又發大水淹掉五座大山。上帝因為我曆來有些功德,才寬恕了我弟弟的罪過。但還是把他拘禁在這裏,所以錢塘的人每天都盼他回去。”
話未說完,忽然發出一聲巨響,天崩地裂,宮殿被震得搖擺簸動,陣陣雲霧煙氣往上翻湧。頃刻有一條巨龍身長千餘尺,閃電似的目光,血紅的舌頭,鱗甲象朱砂,鬃毛象火焰,脖子上押著金鎖鏈,鏈子係在玉柱上,無數的霹靂和閃電直飛去了。柳毅嚇得撲倒在地。洞庭君親自把他扶起,說:“不用害怕,沒危險的。”柳毅好一會兒才鎮定下來,就告辭說:“我願意活著回去,躲避它再來。”洞庭君說:“一定不會這樣了。它去的時候是這樣,回來的時候就不這樣了。希望讓我稍盡點情意。”就吩咐擺宴,互相舉杯敬酒,以盡款待的禮節。
不久忽然吹起了微微的暖風,現出了朵朵彩雲,在一片和樂的氣象裏,出現了精巧的儀仗隊,跟著是吹奏著動聽歌曲的樂隊。無數裝扮起來的侍女,有說有笑。後麵有一個人,天生的美貌,(她)身上佩戴著華美的裝飾品,絲綢衣裳長短相配。柳毅走近一看,原來就是以前托他捎信的那個女子。可是她又象喜歡又象悲傷,眼淚斷斷續續地掉下來。一會兒紅煙遮在她的左邊,紫雲飄在她的右邊,香風嫋繞,已到宮中去了。洞庭君笑著對柳毅說:“在涇水受苦的人回來了。”(說完,向柳毅)辭別回到宮中去了。一會兒,又聽到抱怨的訴苦的聲音,久久沒有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