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三位院長紛紛給古樂跪下,古樂按照母親交代一一還了禮,並且跟隨三位院長進了書堂,並且和管家約好明天拜師入學,古樂便跟誰管家進了孔府書院的皇子別苑。
這皇子別苑雖然沒自己家內寬闊,但也內置乾坤,院子裏有一個池塘7顆杏樹,正對大門的是堂屋,裏麵掛著一副大聖先師的孔子的畫像。
古樂被請進東邊第二個房間入住,一個房間分為三間,一間書房,一間臥室還有一間倉庫。家具就奢華了許多,屋內檀木書架、書桌,桌子上都是上好的文房四寶,臥室的床是楠木的,還有三個暖爐。(玲瓏是修道之人,對家內隻求吃飽穿暖,不求奢華!然他呈經是古今中外第一奢華之人.,這裏不多說,估計大家猜個差不多了吧?)聽管家說,好像還給配了金絲帳的8台大轎,是所有學生中唯一配轎子的。
第三章娃娃聖人
次日,早上管家給古樂穿好衣服,正準備去拜師。忽聽外麵傳來三聲:“聖人到!!!……聖人到!!!……聖人到!!!”管家趕緊讓古樂出去迎接,古樂趕緊出去,忽見一個和自己一般大的小孩,身著紫色鶴袍,在三位院長的陪同下走了進來。(原來從漢朝以後,孔子被封大聖先師,而後孔家的每輩嫡傳子孫都被稱為聖人)
兩個小孩子一個皇子一個聖人,加上年齡相仿,比較容易接觸。互相聊了一會才知道這聖人叫孔文樂,原來兩人名字中都帶一個樂字,這次更加融洽,兩人便決定結拜兄弟,正好兩人今天同時拜師,然後義結金蘭。
聖人把想法告訴孔文禮,孔文禮和另外兩個兩位院長商議,查閱了家譜明確了輩分,然後告訴孔文樂,兩人可以結拜。
當然拜師要在前,但是孔文樂和孔文禮輩分相同不能拜師,按規矩古樂要拜孔文禮,孔文樂隻能拜孟學義為師,但是孔文樂非要和古樂一起不行,三位院長拗不過聖人,隻要讓兩人都拜在孟學義門下。(其實拜誰都無所謂了,三人行必有我師嘛!!!再說了,這兩個孩子都是未來的巨子,學幾本書還要拜師,估計會被魔門的嘍囉笑死,當然這是後話了)
聖人等待古樂收拾了一下,和三位院長一起去了明堂。名堂中早就聚集了幾百名學生,三位院長給明堂中央的大聖仙師-孔子的畫像拜了一拜,然後依次坐在畫像前的三個檀木椅子上,聖人和古樂排在第一排,聖人在東,古樂在西。本來十分安靜的明堂一下子熱鬧了,都在討論.
“這是誰啊!!!”
“沒聽說四叔有皇子啊!!!”晉王的王子朱玫說道
“是啊,前幾天我母親進宮回來還說沒有同齡的皇子,要是能和同齡的皇子一起讀書就好了,萬一能繼承大統,將來隨便給個國公幹都很現實”燕南王王子朱政說道
“就是,雖然現在和聖人一起讀書,但是將來恐怕最多能進個翰林院之類的,當院士我是沒那個腦子了”鎮國公的公子徐文清說道
古樂和聖人都是小孩子,不懂得這些世俗的事情,但是聽來總是感覺令人討厭
忽然堂前孔文禮戒尺一響,下麵頓時鴉雀無聲
下麵開學典禮了,一排弟子中按照順序排列拜師,聖人孔文樂領頭,三拜九叩的給大聖先師行禮,然後分成三列,依次跟三位院長進入各自的教室。古樂和孔文樂在孔文禮的主事下結拜了異性兄弟,然後跟隨孟學義進了明理堂,剩下的就是孔文禮的文進堂,還有朱逸群的知禮堂。
然後分別分發了課本筆墨紙硯,古樂發現自己竟然和剛才說孔文樂壞話的人在一起,心中十分的不滿意(哎,人不能胡思亂想,一不留神就種下了因果)
後來才知道,明理堂原來都是王公貴族官宦之家的子弟,不要考試就能入學,這些人大多喜歡用全力解決問題,所以要明理;而文進堂主要接納一些寒門才子,準備科舉,為國選材,學生大多希望通過學習一舉成名,能夠做官,當然這裏也有一些地方官員的子弟;知禮堂大多是不學無術富家子弟,通過花錢讚助進入學堂。真是應了“豬一群”的名號,哈哈~~~~~~
這裏學習十分枯燥,轉眼間幾個月過去了,古樂整日和聖人孔文樂一起,兩人都是過目不忘的本領,幾本小破書一個上午就可以背下來,所以兩人經常去孔林戲耍,有時連課都不上。
雖然孔子書院管理嚴格,但是孟學義又不是刻板的人,見兩個孩子天資聰慧,加上身份人特殊也不願多管。
當然在這幾個月內玲瓏多次來探望古樂,每次都給他帶一些水果,古樂也不哭不鬧,每次都笑嘻嘻的去迎接母親,然後和孔文樂一起送母親到曲阜城外。
玲瓏見古樂和孔文樂結拜了,而且關係甚好,也非常高興,心裏踏實了許多。
古樂和孔文樂長期接觸才知道,孔文樂的父親在文樂沒出生前就已經去世了,說來還有一段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