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間,在台灣有對姐妹,姐姐叫雅格,妹妹叫烏洋。

姐姐心眼壞,長相醜,好吃懶做,又愛打扮;妹妹呢,心眼好,長相好,手腳勤快,人又老實,姐妹倆雖說同吃一個娘的奶,但性子卻各樣,話說不到一塊兒,心也扭不到一處。

一天,姐姐又在屋裏對著一麵圓圓的鏡子在擺弄臉麵,見妹妹在織布,便轉身問道:“烏洋,你看我長得漂亮嗎?”

妹妹皺了皺眉頭,說道:“姐姐,長相是生成的,你何苦成天擺弄鏡子呢?姐姐呀,有這閑工夫,還不如多種點番薯、小米來糊口,肚子填不飽,再漂亮也不頂用呀!”“你少說不中聽的話!”姐姐性子急躁,張口就頂了回去,“我喜歡,你管不著!”

妹妹知道姐姐脾氣壞。見她扭身背過臉去,也不跟她計較了,還是輕聲細語地說:“姐姐,你別生氣呀!我是說,過日子難呀!我們不勤快點怎麼過?”

“怎麼過?”姐姐轉臉衝著她說,“看不慣你就分開過!”

妹妹的心裏一陣酸楚,眼圈就紅了,垂下頭說:“姐呀,都怪我惹你生氣,你罵我吧!”

“我敢罵你?”姐姐不屑地瞟了妹妹一眼,話中帶刺地說:“你人好,長相美,又勤快,姐姐好吃懶做呀!”

妹妹再也忍不住了,眼淚撲簌簌地落了下來,摟著姐姐說:“姐呀,爸爸和媽媽死了,隻剩下咱姐妹倆,是好是歹,都要合在一起過,說什麼也不能分開呀!”

“說分開就是分開,我受不了這口氣!”姐姐真是鐵石心腸,說著推開妹妹,就衝到屋外去了。

從此,雅格和烏洋就分開過了,因為沒房子,姐妹倆還同住在一個屋裏。

妹妹很勤快,天不明就起來挑水、舂米、喂豬,吃過飯上山侍弄莊稼,晚上還點起鬆光織布。姐姐呢,既不養雞也不喂豬,每日睡到日上三竿才起來,上山幹活懶洋洋,番薯種得像雞蛋大,小米穗長得像狗尾巴……有時斷糧了,還得靠妹妹接濟點糧食來糊口,但她照鏡子還是那樣勤快。

這一天,姐姐又捧起鏡子來左照右瞧起來,說也神了,這鏡子竟擺了擺,朝著她說起話來:“真醜!真醜!像個醜八怪!”

怎麼鏡子說起話來了?是自己在做夢吧?雅格愣愣地對著鏡子。過了一會兒,鏡子又說起話來:“不要照了!不要照了,你醜!你醜!妹妹漂亮!妹妹漂亮!妹妹比你漂亮!”

“妖鏡!”雅格火了,舉起鏡子正想朝地上摔,恰巧烏洋喂完豬從外麵走進屋來,忙上前抓住她的手說:“姐,這是爸爸和媽媽留下來的東西,你不能摔呀!”

“不要你管!”雅格喊著,又舉起鏡子要摔。鏡子竟抖了抖,又說:“好醜!好醜!人樣醜!心眼醜!脾氣醜!妹好!妹好!人樣好!心眼好!脾氣好!妹妹比你好!”

這下真是火上澆油。雅格又氣又嫉妒,竟不顧妹妹的勸阻,使勁一摔“啪”的一聲,鏡子破成了八瓣。

“姐姐你好狠心呀!”烏洋哭著,伏在地上把那八瓣破鏡撿了回來,一邊拚湊著,一邊流著眼淚,慢慢地將破鏡整回來了原來的形狀,細心地把它藏在自己的床頭邊……

妹妹知道,這麵鏡子,原來是出在深山大嶺裏的一種白玉似的石頭,是阿爸進山打獵時取回來的,並與烏洋用血汗把它磨薄,磨圓,磨光,也不知磨了多少個白天和黑夜,流下了多少的汗水,才把它磨成像月亮一樣圓,像月亮一樣的光潔明亮!

因為來之不易,又是阿爸和阿媽留下來的,所以妹妹非常傷心。她每天從山裏種田回來,看見破鏡就流淚,就抽泣,在家裏織布,看見破鏡,還是淚流不斷……十天過去了,一個月過去了,烏洋哭了七七四十九天!一天夜裏,姐姐雅格睡著了,烏洋還在哭啊哭啊!忽然屋裏一團白光閃爍,床頭上那麵破成八瓣的鏡子竟自動地合了起來,在五顏六色的光環中騰空而起,悠悠蕩蕩地在屋裏轉了一圈,又慢慢地飛落到烏洋的懷裏,光華四射,把烏洋映照得非常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