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個國王,他比較賢明,很懂得關心自己的臣民。可他卻有一個古怪的慣例,就是每年的三月三這天,都要在禦花園供敬花神花仙。
人們說,國王的這個慣例,是由他的一位愛妾生病引起的。他的這個愛妾姓花,叫花見羞,那意思是她長得太美了,不管什麼花見了她,也會因自己的難看而害羞。楚王對她的寵愛就沒法說了,一天不見,就像害了場大病似的。楚王稱她是花美人。
一天,楚王和花美人賞花回來,不知怎麼的美人病倒了,幾天不吃不喝,像死了一樣沉睡不醒,眼看著花容隕落,一天不如一天了。
自從花見羞病倒後,楚王也和得了大病一樣,吃不香,睡不好,成天沒一點精神,為了盡快治好花見羞的病,楚王下了一道招賢聖旨,條件是:誰治好花美人的病,就封高官賞重金。皇榜貼出後,來了一批又一批名醫,但是,誰也沒治好花美人的病。眼看著花美人快不行了,楚王急得成天發脾氣,一不順心就殺人,不少名醫大臣都被楚王殺死了。這一來,楚國的名醫都紛紛逃跑了。有的去了外國,有的逃進了深山老林。文武百官嚇得連大氣都不敢喘了。
一天中午,宮裏傳出了一陣哭聲。原來是花美人死了。楚王流淚,文武百官跟著楚王哭,眾宮女為了爭寵也裝著哭。
“別嚎了,我來看看。”隨著話語宮門外走進一個破衣爛衫的老太婆。
髒老太看了看楚王,隨手脫下腳上那隻髒鞋掄起來,照著花美人打個不停。打了一陣,倒把花美人打得連躲帶哎喲。一會兒,髒老太不見了,隻聽見半空中有話語聲說:“今天是三月三日,正是敬奉花神、花仙的日子,你們得到禦花園神廟,敬獻供品,以後每年都得貢獻,隻有這樣,花美人的病才能除根。”
此後,楚王就按照髒老太的吩咐,每年三月三日,向百花仙子貢獻財寶。
兩年過去了,相安無事,轉眼間,又到了三月三日,這年的春天,江南楚國早已桃紅柳綠,百花爭豔鬥俏,各具姿色,蝴蝶、蜜蜂飛舞於花叢間,鳥兒自由地翱翔於藍天。楚王卻愁眉不展。他苦思冥想,唉聲歎氣。因為近年來天災人禍,國庫錢糧空虛,已拿不出足夠的供品獻給花神,無奈,楚王隻得把很少一點財寶供上。
天到中午,楚王和花美人來到禦花園花神廟前,擺好供品,十分虔誠地跪下說:“花神、花仙在上,我們不是慢待你們,更不是吝嗇貪財,而是連年遭災,國庫空虛,實在拿不出更多的東西,還請眾神仙諒解。”說完,叩首,起身回宮了。
再說那眾花神、花仙見供品太少,一肚子不高興,有的諷刺,有的咒罵,一個個氣呼呼地走了。這裏麵隻有一個仙子不急不躁,她就是狗尾巴花仙子。她看不慣眾花仙的行徑,心想:身居仙位,應該一身清正,怎麼能貪圖供品?再說,楚王麵臨困難,有這份心意就足夠了,怎麼還能苛求人家呢?看樣子,花仙們是想給楚王點顏色看,我不能見死不救,否則,這個世界上還有公道嗎?想到這裏,她立即回去打聽消息並做準備去了。
這狗尾巴花長得貌不驚人,葉子長,很綠,太陽一曬,蜷縮起來,就和狗尾巴似的。她開著一串串灰不溜秋的碎花,人們不把它當花草看待,所以,她也登不了大雅之堂,江南遍野都是這種花草。雖說她花葉醜,但根莖葉花既甜又香,人們在早先都把它當菜吃,更是牲畜的好飼料,所以當時這種花草麵臨滅頂之災。為了生存,她不得不躲進沼澤、深山老林。雖然如此,它卻有一顆善良的心,有一種高尚的品格。所以,她打算救楚王於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