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臨潼,有座蒼翠的驪山。驪山東邊不遠的山坡上,有個小村子叫三裏任,這兒盛產一種美味的火晶柿子。
這種柿樹無籽可種,是靠嫁接在軟棗樹上繁殖的。是誰第一個把軟棗樹嫁接成柿樹,而第一枝火晶樹的果枝又是從哪兒來的呢?有個優美的童話講述了它的由來。
很早很早以前,三裏任村住著一個老頭,養著四個兒子。大兒子叫大富,二兒子叫二財,三兒子叫三卒,四兒子出生不久,老伴就不幸死了。老頭無心給娃取名字,村裏鄉親們都順口叫他四子。
一年一年又一年,老頭的四個兒子都已長大成人。眼看著窮老頭就要享清福了,誰知命運不濟,大富、二財、三卒都先後死亡,老頭隻好隨著四子苦度晚年。四子為人忠厚老實,幹活勤快,孝敬老人,鄉親鄰友都誇讚他。四子為了讓老父親吃飽穿暖,不怕勞累,春夏開荒種地,入冬上山打柴、采摘軟棗,換錢添補家用。父子倆就這樣相依為命,湊合著過日子。
四子家門前有棵枝葉繁茂的大樹,不知啥年啥月起,有隻火鳥落在大樹上,絮了個窩長住下來,任家老輩也不在意。火鳥長著一身火紅的羽毛,叫聲清亮動人,四子從小就喜歡火鳥。等到四子稍大,能下地幹活時,每天清晨,火鳥便用清亮的叫聲喚醒四子起床,下地幹活;傍晚,火鳥又唱著好聽的歌兒迎接四子收工還家。長年累月,四子和火鳥之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一年冬天,任四子從集上賣棗回來,老遠就聽到火鳥急促的呼救聲。四子連忙加快腳步,趕到村口,瞧見兩個孩子上樹拆鳥窩。火鳥也不示弱,用嘴去啄一個孩子。另一個孩子看見自己的夥伴被火鳥啄得抬不起頭,便拉弓放箭,隻聽“嘣”的一聲,火鳥被射落到地上。四子趕到樹下,見火鳥右翅中箭,在地上撲拉著。四子心痛地抱著火鳥,拔去箭,轟走兩個淘氣的小孩,把火鳥帶回家包紮好傷口,他端來了清亮的泉水,好心的老父親給火鳥拿來了小米飯。父子倆每日精心地照護這隻心愛的火鳥。
一月一月又一月,春暖花開,火鳥受傷的翅膀長好了,四子和父親就把火鳥放回到樹上。從此,每天大清早,火鳥就又叫醒四子下地幹活;晚上,又唱著歌兒迎接四子歸來。
一天,四子從地裏幹活回家,走到門前,聽見一個姑娘用清脆的聲音和他打招呼:“四子,你回來了!”四子驚奇地看了看四周,連一個人影都沒有。接著,他又聽見對他說:“你喜歡我嗎?救命恩人!”四子循聲猛地抬頭,樹上那隻火鳥正笑著向他點頭呢。四子不由得又驚又喜,急忙答道:“我喜歡你,火鳥!”
原來,火鳥在四子家門前的大樹上,已經住了整整一百年,會講人話了。火鳥從窩裏銜出一根果樹枝,丟給四子說:“這是我從遙遠的花果山銜來的,它能結出又紅又甜的果子,比軟棗好十倍。”四子拾起來一看,覺得很奇怪,這連根都沒有的樹枝,能栽得活,結果子嗎?於是問火鳥:“沒根的果枝能活嗎?”火鳥回答說:“會活的。你先收起來,明天有人來幫你拾掇。”四子半信半疑地拿著果枝回到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