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體宣傳,發掘社會資源放大活動影響、提升活動輻射力
“百名主持人走進觀眾”活動的舉辦地大多是社區、廣場,盡管在當地都是人流量集中的地方,但如果新聞報道沒有及時跟上,則容易淪為局限於一地的人際傳播,從而失去廣泛傳播的巨大影響力。正因為如此,在活動啟動之前,集團編委和組委會就對本次活動提出了“同步推進,連續報道”的要求,通過連續報道和專題節目的形式,及時、全麵地反映活動盛況。
在宣傳報道方麵,項目組和各頻道通力合作,進行立體式的宣傳。這些報道對活動影響力的提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錢江都市頻道、教育科技頻道等都在晚間黃金時段開設了《我愛觀眾節》特別節目,全麵介紹觀眾節的活動主旨及各項內容,其中,對“百名主持人走進觀眾活動”還專門製作專題,使其策劃的“情牽洞頭”係列活動,通過電視熒屏飛進千家萬戶。廣播電台各頻道也充分發揮電台直播節目製作簡便、傳播迅速的特點,對自己有特色邊唱邊扭活動內容進行現場直播,擴大了活動的傳播範圍,如音樂調頻的聽眾見麵會和城市之聲的露天廣場活動,都取得了非常不錯的傳播效果。同時,杭州各家平麵媒體和眾多網絡媒體也對活動做了有點有麵地配合報道,讓觀眾充分了解到各頻道舉辦的眾多活動內容。發掘社會資源,對放大活動影響、提升活動輻射力作用顯著,媒體與社會有機有效的聯合更是事半功倍。這次“百名主持人走進觀眾”活動涉及麵之廣,覆蓋麵之大,參加人數之多在集團的曆史上是不多見的,因此,在這樣一個大型活動中充分利用天時、地利、人和,借勢發力,就更能錦上添花。動了兩地資源,發揮各自優勢,借當地名牌欄目成功推介了自己,同時擴大了《小強熱線》在紹興的影響力。
“百名主持人走進觀眾活動”雖然已落下帷幕,但是從其效果和影響來看,絕不僅僅停留在“主持人和觀眾麵對麵”這個層麵。活動鞏固和擴大了浙江廣電集團的影響力和親和力;作為中國電視觀眾節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豐富了其內涵,也拓展了其外延,集中體現了“回報觀眾,回報社會”的活動理念;以大集團的氣勢走進觀眾,了解觀眾,傾聽了觀眾的呼聲,為廣播電視節目的調改提供了群眾基礎;打造了由百名主持人、播音員和出鏡記者組成的浙江廣電傳播形象群,鍛煉了隊伍,特別是鍛煉了大媒體集團多頻道聯手作戰的能力。這對於媒體集團跨區域、跨躍式的發展具有一定的探索意義。事實上,從此次活動開始,集團不斷探索實踐廣播電視節目走出演播廳、走進生活、走近受眾的媒體策略。此舉既繁榮豐富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也提升了媒體自身的影響力和公信力;既獲得了傳播市場的經濟效益,又實現了現代媒體的社會責任。如何繼續深入踐行“三貼近”,是現代媒體可持續發展戰略中需要不斷思索的課題,“百名主持人走進觀眾”活動,恰為此作了一個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