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7章 發現新鮮事物,支持新鮮事物(2 / 2)

從宏觀著眼,微觀入手,是一句老話,但也要有點新意。對企業深入調查研究,了解實際情況,要能鑽進去,跳出來。隻有鑽進去,深入實際,認識才能充實;隻有跳出來,高瞻遠矚,認識才能提高。從一個單位、一個調查對象中跳出來不容易,首先是被具體問題、大量現象纏住了。但比較起來,從宏觀上跳出來更不容易,有形、無形的繩索,長期“左”的思想影響,什麼東西都要統一起來,不大容易解放。從微觀入手,不僅是為了了解微觀問題,而且要通過微觀問題發現宏觀經濟管理上的弊端。微觀問題往往是現象,從宏觀上分析研究才能抓住本質。現在不僅要講怎樣使微觀適應宏觀的要求,更應該講怎樣通過改革發揮宏觀經濟的指導作用,把微觀經濟搞活。改革沒有現成的經驗,也不應該搞一個模式,隻要能解放生產力,可以采用不同的辦法。我們的態度是“解放思想,大膽探索,實事求是,不拘一格”。認識事物,從概念出發容易,從實際出發不容易,理論聯係實際更不容易。郭沫若同誌說:“既異想天開,又實事求是,這是科學工作者特有的風格,讓我們在無窮的宇宙長河中,去探索無窮的真理吧。”廣大的經濟工作者也要有這種精神。這句話要作為編輯部的座右銘之一。

第三,樹新風。立新意必須要樹新風。做到這一點,要有高度的負責精神。我們要像鄒韜奮同誌編《生活周刊》那樣,有一種積極奮鬥、敢衝敢闖、去爭取勝利的精神。也就是鄧小平同誌提倡的五種精神:(1)革命加拚命的精神;(2)嚴守紀律和自我犧牲的精神;(3)大公無私、先人後己的精神;(4)壓倒一切敵人、壓倒一切困難的精神;(5)堅持革命樂觀主義、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的精神。要全神貫注,全力以赴,有一個主動的精神,創新的精神,無畏的精神,不怕困難的精神。

編輯部已有幾個人了,怎麼運用這個力量,是當幾個指頭,還是當一個拳頭用,這是完全不同的工作方法。總編、副總編是靠批條子辦事,還是麵對麵地領導,一起商量辦事,這是不同的工作作風。鄒韜奮同誌辦《生活周刊》,人很少,在那麼惡劣的環境裏,辦得有聲有色,有自己的特點,為廣大群眾所喜愛。編輯部要有一個分工才好。每個人都要能獨立作戰,要放手讓年輕人去工作,要培養獨立作戰的能力,同時要團結戰鬥,形成一個拳頭,才能把刊物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