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從人均收人來說,日本廠年人均收人可以買兩三台大件(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我廠年人均收人一台也買不了。
在考察日本和完成第一年承包任務的基礎上,全廠職工下決心要奮發圖強,盡快改變我廠麵貌。
在推行滿負荷工作法的基礎之上,廠內全麵實行競爭上崗,競爭承包,徹底砸爛“三鐵”(鐵飯碗、鐵工資、鐵交椅):
(一)實行承包:承包與獎懲掛鉤,按月考核。超額完成指標和任務的,除了發工資以外,還要計發獎金;完不成基本任務和指標的,不但不發獎金,還要扣發工資。從而徹底砸爛鐵工資。
(二)分離服務:將企業原有的職工食堂、職工醫院、職工澡堂、招待所、托兒所、幼兒園、運輸隊、技術開發、打印室等單位80多名職工。全部分離出去,麵向社會,自負盈虧。
(三)公(共)有私營:“公(共)有私營”是承包模式的發展。即把車間變成分廠,承包給個人。承包人是二級法人。對分廠的產供銷、人財物具有絕對的經營權、管理權和報酬分配權,但對固定資產沒有處置權;另外銷售、供應、五金配件倉庫等,都可按“公(共)有私營”的模式承包,對內對外營業。
(四)號召職工走出去,“拉出去”,承包其它企業,或自行組建、開辦經營攤點。
在以上改革的基礎上,企業突飛猛進的向前發展。我廠對外承包了三個瀕臨破產的企業。新開辦的攤點上交利潤最多年份是1992年,達到200多萬——大包褓變成了搖錢樹;完成利稅最高年份——1997年完成900多萬。
職工生活方麵,從1985年至1991年,購建職工住房469套,職工中缺房戶全部滿足;1986年,為全廠800名職工每人購買一套議價液化氣灶(每套800元);為每戶職工宿舍安裝防盜門一套;為提高職工文化技術素質,開辦了中專班;為了培養下一代,租賃了一套設施比較現代化的幼兒園,免費接納本廠職工嬰幼兒;對考上大專、大學本科的本廠職工子女發放助學金等。實現了改革初期提出來的“五子登科F房子、孩子、票子、身子、腦子M的奮鬥目標。
改革開放初期,在省市領導親自指導之下,我和石家莊市第一塑料廠的全體職工共同努力,在全省、全國最先實行了“橫向經濟聯合”和推行了“滿負荷工作法”,受到了各級領導的讚揚,黨和國家給我了許許多多的榮譽和名義,省市勞模和全國勞模、五一勞動獎章、省市和全國人大代表、政府特殊津貼,等等。
1988年4月1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幕時,我作為人大代表和主席團成員出席了會議。當我戴著人大代表會章坐到主席台的那一刻“浮想聯翩”,真是像故事裏說的那樣,過去的階下囚現在的座上賓。這個虛擬而又古老的故事,居然在我身上應驗了一虛擬成為現實,故事成為真事。
以上是我個人的經曆,也是我一生人的性能的軌跡。讓現代年輕的一代和以後中華民族的子子孫孫,從一個側麵可以了解到中國解放前出生的老一代人的經曆,從而了解和認識到,中國解放的不易,解放後建設的不易,改革開放的不易。
我這一生沒有什麼成功的經驗,隻有失敗的教訓,可以說碌碌無為一生。年輕時想幹一番大事業的理想,完全沒有實現。人的一生不論成功也好,失敗也好,或成敗參半、成多敗少、敗多成少也好,從人性角度來分析,都是追求的成敗,都是追求能力的成敗。我雖然已到暮年,還想再掙紮一些時日,出版新作《人性的新大陸》,讓人們了解人性,認識人性,運用人性,發展人性。進一步促進人們正大光明的追求生存,追求利益。進一步推動人類社會和諧的更快的向前發展。這是我寫這本書和後記的真實目的和真正原因。
對人性的探討已經很多年了,由於水平有限,所論述的內容,肯定會有很多不妥之處。敬請專家學者指教,敬請讀者網友指正。在探討人性過程中,除了翻閱有關資料之外,還采用了《辭海》有關的條目,在此說明並表示感謝。
張興讓
2012年歲末於石家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