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各中專學校應該聯合起來成立一個專門的寫作機構,來具體負責這項工作。每年可舉辦一次以宣傳和倡議活動為主題的“寫作月”活動,並圍繞社會焦點開展大型的學生征文活動。同時,可與蘭州的新聞媒體(如《蘭州晨報》、《蘭州晚報》、《西部商報》等)聯手打造品牌中專生,開辟中專生寫作專欄,逐漸轉變寫作觀念。
再次,是應加大對圖書館的建設。中專生不像中學生,他們一天所有的時間都在學校度過,學校就是他們的“家”。平時,除了學習之外,他們還有許多空閑時間。這些空閑時間不是用來讀書,就是玩,而中專生平均年齡為17歲,他們的世界觀還沒有完全形成,對社會上泥沙俱下的不良風氣缺乏應有的判斷力,往往沉迷於電子遊戲、網吧和不良書刊。久而久之,就是對有些不良現象的模仿——談戀愛,稱兄道弟,以強淩弱,“劃勢力範圍”,還有些人便發展到去搶劫,最終走上犯罪道路。可如果我們積極引導他們去讀書、多讀書、讀好書,我想這種現象會得到一定程度的好轉,但前提是必須有書讀。可是,目前圖書館可供閱讀的好書實在太少。拿省交通學校來說,在校學生已超過3000人,可圖書館的藏書隻有10萬餘冊,其中還有40%是電子圖書和過期圖書。因此,加強圖書館的建設,應是各中專學校亟待解決的首要問題。
二、轉變學校領導和教師的觀念
本文選取調查的是三所工科中專學校。在這些學校中,重專業課,輕基礎課;基礎課中重英語、數學,輕語文、政治的不良現象根深蒂固。有些領導甚至將專業課和基礎課對立起來,對基礎課課時也隻以90%來記,嚴重地傷害了從事基礎課教學的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久而久之,基礎課教師也疏於學業,在專業上不求上進——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了。當然,直接的受害者自然是學生了。
當然,要轉變教師觀念,首先要提高教師素質。張誌公先生指出:“要想提高語文教學效率根本問題是教師”。“教師應當具有紮實的基本功,要有廣博的學識,見多識廣,要掌握科學教學方法。”蘭州市部分中專語文教師素質較低,教育教學的技能不強,教師自己課外寫作意識單薄,不具備寫作的技能,更少接觸有關寫作學、寫作教學的理論,以致對學生的寫作不去指導,也不會指導。針對這種現狀,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花大力氣加強教師的繼續教育,每兩年應對每個語文教師進行一次寫作專題培訓。學校要加大語文教研力度,在定期的教研組會上,多介紹一些國內外寫作方麵的成功經驗,鼓勵教師探索適合我省中專特點的教學方法,嚐試進行教學實驗,對成功的經驗加以總結推廣。
三、轉變家長的寫作觀念
中專學校很少與學生家長聯係,除非學生在學校犯了錯誤。我想,首先就應該打破這種局麵,與家長多溝通,建立家長聯係卡,通過家長鼓勵學生。另外,建議家長給學生適當地買一些中外名著,2~3本或3~5本均可,要求學生對這些書進行精讀,我想定會有成效。同時,倡導家長在假期和學生一起寫作,並不是要求他們去寫,而是和學生一起做調查研究,共同探討,最終由學生撰寫出調查報告。這也是《大綱》對中專生的基本要求。通過以上措施,一個良好的家庭寫作環境就會逐漸形成。
四、結束語
本文以相關的寫作理論為基礎,以2000年頒布的《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試行)》為指導,以蘭州市中專生為研究對象,采用問卷法、觀察法等研究方法,對部分學生寫作能力的三個層麵進行了調查研究。
調查研究表明:蘭州市中專生的寫作能力整體上比較低,且城鄉之間存在顯著差異。主要表現在:寫作中心不明確,內容空泛;語言不夠準確、通順,並有一些病句;結構欠完整,層次含混不清。
研究發現:造成蘭州市中專生的寫作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有:(1)教學因素:語文教師自身素質不高,教學方法陳舊,教師對寫作教學的認識和指導不夠,課外寫作量少。(2)非智力因素: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不濃,學生學習主動性不強,課堂寫作注意力不集中。(3)環境因素:家庭寫作指導不夠,學校的寫作環境不良等。
針對上述現狀,我也提出了培養中專學生寫作能力的相應的對策:提高語文教師自身素質;完善寫作評價體係;加強寫作教學指導;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開展寫作思維和技能訓練;加強寫作課外指導;加強應用文教學;轉變寫作觀念。這些對策,有些在中專寫作教學中已達成共識,有些正在探討中。但僅僅三所工科中專學校,區區200餘名學生,並不能代表所有的蘭州市中專生,這不能不說是筆者的一大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