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 江蘇省ITS發展規劃(1)(2 / 3)

①交通出行構成比例不盡合理,機動車出行的比例相對不高,公交車比例偏低,非機動車和步行出行比重大,一些主要道路機動車和非機動車混行。

②交通設施不夠完善,道路網雖有重大改善,但主、次幹道,支路匹配不合理,道路網密度不足,主幹道斷麵變化大,斷頭路、瓶頸路段多。機非隔離設施不完善,公共停車設施供需矛盾突出。

③現代化交通管理設備投入少,交通信息采集、處理、決策能力弱。

④公共交通雖不斷發展,但整體服務水平仍有待提高,乘坐公交車耗時長、舒適性差、不安全事故多,公共交通運營調度管理水平低,車輛結構和線網有待優化。

(4)物流

江蘇省擁有堅實的經濟基礎、較為完善的綜合交通體係、較為先進的信息基礎設施,為物流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撐。江蘇省目前基本形成了南京周邊地區、淮安周邊地區、徐州和連雲港周邊地區的區域物流網絡,物流事業發展迅速,以寧鎮揚、蘇錫常、淮安、徐州為區域中心的物流管理網絡及物流信息中心正在逐步形成。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設卓有成效,如南京王家灣建立了現代化的物流信息交易平台,徐州、淮安正在建設公路樞紐交通信息平台,無錫等地建立了物流交易信息係統。江蘇省目前在物流領域存在的主要問題表現為:

①企業對物流業認識不足。

②物流行業缺乏統一的規劃和協調。

③物流中的ITS技術應用處於起始狀態。

④物流設施與裝備比較落後,嚴重影響物流效率的提高。

⑤物流信息的采集和發布手段不足,致使物流信息平台的作用無法充分發揮。

(5)鐵路與航空運輸

江蘇省境內鐵路幹線有京滬鐵路、隴海鐵路、寧銅鐵路。南京、徐州為蘇南、蘇北的鐵路樞紐。京滬、寧銅鐵路在南京交彙,有南京、南京西、南京南3個客運站。京滬、隴海鐵路在徐州交彙,徐州站屬濟南鐵路局管轄。連雲港為隴海鐵路的終點。

江蘇省現有南京、常州、無錫、蘇州、南通、鹽城、連雲港、徐州8個城市建有民航機場。其中南京祿口機場為國際機場,有國內航線通往各主要大中城市,國際航空聯運可通往美國、西歐及非洲。

江蘇省鐵路、航空運輸存在的主要問題表現為:

①鐵路、航空與城市道路、公路、水路的交通信息無法充分共享,未實現聯合發布,給各種運輸方式的運營部門以及出行者帶來極大不便。

②多式聯運的發展和實施處於初級階段,不能滿足實際需求。

9.1.3.2 江蘇省ITS需求分析

(1)公路ITS需求分析

在公路交通業務領域,江蘇省對ITS的需求主要體現在交通信息化基礎設施、交通控製與管理、交通信息與誘導、緊急救援、公路客貨運輸、綜合運輸、電子收費、車輛輔助駕駛、智能公路等9個方麵。

1)交通信息化基礎設施

①公路部門的通信網絡帶寬需要增加。

②公路與城市、鐵路等交通行業之間的信息共享基礎設施、本行業內部交通信息共享的基礎設施有待建設。

③省測繪局已經在建設1:10000地形數據庫,交通各行業對專用交通地理信息係統GIS T的需求十分迫切。

④綜合運輸的發展對於有線和無線通信網絡及其他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提出了迫切的需求。

⑤用於公路ITS的交通專網的建設需求。

⑥公路ITS共用信息平台的建設需求。

⑦全省ITS共用信息平台的建設需求。

2)交通控製與管理

①在已經建成的公路機電基礎設施的基礎上,建立交通參數的自動采集、管理和決策指令的動態生成於一體的管理軟件。

②用於行業管理的公路交通管理和決策軟件包急需開發。

③針對由超載超限車輛引起的局部路段擁堵,實施稱重收費。

④有條件的區域(滬寧高速公路、祿口機場高速公路)可實現高速公路聯網電子不停車收費(ETC)。

⑤為提高整個公路網的管理監控水平,建立全省監控中心,實現聯網監控。

⑥建立基於GIS的全省高等級公路綜合管理係統(通信、監控、收費、緊急救援、路政、運政、施工等)是當務之急。

⑦基於信息共享的城鄉結合部的交通管製協調係統亟須建立。

⑧高速公路的區域擁堵,需要交通誘導、匝道聯動控製、交通流仿真等技術的應用。

⑨為提高公路交通的運輸效率,有必要實現交通管理中心、緊急救援中心、客貨運信息中心的信息共享和功能協調。

⑩在現有交通設施的基礎上,如何提高全省範圍內高速公路的運營水平和效率,並對運營結果進行評估值得高度重視。

3)交通信息與誘導

①公路(含高速公路)路網交通參數的實時采集、處理與發布。

②建立有效的交通信息發布係統,如充實和拓展高速公路可變情報板的信息發布內容等。

③建立專門的城鄉結合部交通信息采集與發布係統。

④建立多式聯運信息發布的有效途徑。

⑤建立公路信息管理中心。

⑥建立公路交通信息管理中心的數據庫與智能化管理信息係統。

4)緊急救援

①公路緊急事件的自動預測係統。

②公路緊急事件的自動探測係統。

③路網調度緊急事件管理中心的建立。

④緊急車輛的調度、定位、響應管理係統。

⑤緊急事件信息的實時發布係統。

⑥緊急救援服務的自動分配與協調係統。

5)公路客貨運輸

①全省範圍內長途客運車輛的GPS定位導航信息平台。

②全省範圍內長途客運聯網售票係統。

③公路長途客運與城市常規公交、地鐵、輕軌等客運方式的出行信息共享與發布、聯網售票、“一卡通”支付等。

④先進的公路貨運運營管理信息係統(從運輸方式、運營費用、收費價格、執法收費價格等諸多方麵提高貨運效益,而不是僅靠超載獲利)。

⑤客貨運輸的調度和運營優化。

⑥客貨運輸ITS技術的應用需求,包括客貨車輛的GPS定位、貨物的自動跟蹤、客貨運的EDI和IC卡技術的應用等。

⑦公路主樞紐和貨運信息中心。

6)綜合運輸

①多模式交通與換乘信息發布係統。

②全省綜合運輸管理信息係統。

7)電子收費

①建立標準統一、設備相互兼容的ETC車載設備信息管理係統。

②建立統一的ETC數據庫。

③研製標準化應用軟件及完善的結算係統。

④實施聯網電子收費係統及其關鍵技術研究。

8)車輛輔助駕駛

①建立基於“黑匣子”的車輛駕駛過程自動記錄分析係統。

②車輛安全防盜報警係統。

③基於GPS/GIS的遠程自動報警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