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林雁:包容和愛孩子的一切才是真正的母愛(2 / 3)

上個星期逛街時,我看到一個很漂亮的用毛線編織的帽子。帽子是黑色的,帽簷有兩條米黃色的條紋,在帽子的一側還配了一朵手工製作的米黃色的花朵,顯得特別時尚,特別好看。我二話沒說就買下了,當天就郵寄給東北的年過八旬的母親。帽子郵寄出去後,我給母親打電話,母親埋怨我花錢說:

“我都這麼大歲數了,還整天給我買,我有很多帽子啊。”

前兩天三姐打電話說母親拿到帽子時喜歡得愛不釋手。東北現在冰天雪地,老人家這個時候就在家“貓冬”了,誰知道愛美的媽媽因為這個帽子硬是在室外的平台上坐了一下午。三姐擔心地給我打電話:“雁,咱媽戴著那個新帽子坐在外麵可一下午了啊,怎麼勸都不行,看來沒有其他老太太看到,這‘老媽’是不回家啊。哈哈,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母親真的很可愛,她是在“秀”女兒對她的孝順呢!

今天中午和幾個朋友吃飯,其中一個朋友說我豪爽得可愛。他說如果誰有事求我,我準會很爽快地答應,然後就開始四處張羅。他形象地說“如果有人請她幫忙買火車票,她一定會說沒問題,然後就到火車站自己去排隊買”,大家聽了全笑了。我說,是,很準確。前幾天,我有兩張特別難買到的亞運會開幕式的門票,本想看看誰有空陪我去,這時有一個北方的朋友問我能否買到亞運會開幕式的票。我一口答應就把自己的票送給了這個朋友。當這個朋友從北方和另一個我不認識的新朋友看完開幕式,我請吃宵夜時,朋友感歎:“你怎麼不和我一起看呢?我還以為你一定會有票呢!”嗬嗬,我就是這樣的人。

古今中外的傳世家族,都會規劃自己的家族傳承,您是怎樣規劃的?

中國人的家族觀念很強,也非常注重家族傳承。過去的家族傳承主要表現是延續香火,子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續;如今家族傳承注重在財富的傳承,按照西方的價值觀其實這些都是不合適的。我沒有特別規劃怎樣家族傳承,我隻想為女兒未來的出國學習提供經濟支持,希望她能像我一樣通過自身努力創造財富,實現價值。女兒曾經說她最希望擁有一間自己的小書店,自己做店主。這就是她的願望。我當然希望孩子能成為家族的財富與榮耀的傳承者,但同樣也要尊重孩子的選擇。這也許是矛盾的,但又是現實的。在當今的社會上,有些事情順其自然更好。

如今中國的家族傳承也已經淡化了延續香火的概念,更多表現是財富傳承。我認為除了一定的財富傳承,更多的是傳承一種家族精神,一種家族的核心價值觀念。我的父親傳給我的是做事踏實、細心,不張揚,做人要善良,多為別人著想的品質。有朋友說我是奉獻型的人,我覺得是這樣,這是父親傳承給我的一種品性。我希望我的下一代也能傳承我們家族的這種精神,一種拚搏的精神,一種善良的品性。

下一代作為未來家族、國家的接班人,您對子女的教育是怎樣的?

我對子女教育是嚴格的,也是追求完美的,希望她所做的一切都要做到最好。雖然過程中有辛苦,但收獲的是成功的快樂,至少在這個過程中沒有留下什麼遺憾。其實在教育女兒的過程中,我們的想法與做法也是經常有衝突的。我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有責任感的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要有博愛情懷,愛父母,愛丈夫,愛子女,幫助並關愛身邊的弱勢群體。

中國的家族在傳承與教育問題上,您有哪些見解?

中國其實是不太注重規劃家族傳承的,在第一代家族創業後,找到一個合適的守業人就很難,這就是中國的家族企業為什麼不能長久,“富不過三代”的原因。我認為是家族文化、家族精神、家族核心價值觀念等方麵的傳承與教育出了問題。

一個家族所表現出的文化其實就是這個家族的當家人所表現出來的精神,正如一個武館體現出什麼樣的武術精神完全取決於武館的掌門人的武德與修為。家族傳承首先傳承的是家族文化,其次才是家族財富。“富一代”要成為“富二代”樹立家族文化的標尺,並希望“富二代”能夠繼承與超越。

家族的未來是你們的。希望“富二代”不僅僅是物質財富的擁有者,也應該是精神財富的擁有者;要對家族負責,對社會負責,對國家負責。

麵對著“富二代”越來越多的成長問題,您最想跟他們說什麼?

父輩創造的家族基業靠的是勤奮與汗水,是不容易的,所謂“創業難,守業更難”。希望這些“富二代”能夠繼承父輩的勤奮,還要擁有更高素質,比如現代化管理知識,產品創新能力,具有國際化視野,還要做一個正直、善良、有責任感的人。

溫馨家書

親愛的冬妮:

我的寶貝女兒,今天是臘八節,廣州陰雨綿綿,潮濕的空氣中透著陣陣寒氣。

天氣預報說,今天北京刮北風,最低氣溫隻有零下11度。

媽媽坐在開足暖氣的車裏,見到路邊一個跟你一般高的女孩,穿著棉襖,在風裏還是凍得瑟瑟發抖。此時我突然想起孩子你,想起你在遙遠的北京,走在校園裏,走在寒冷的北風裏,會不會著涼呢?鼻子一酸,忍不住想買張機票去看你,但終究還是忍住了。

冬妮,你這時候一定是在忙著學習,忙著社團活動,忙著戀愛吧?你現在是個大人了,應該學會照顧自己。答應媽媽,要好好生活,好嗎?

從前,媽媽總以為,母愛是可以為你撐出一片天的。

在你4歲的時候,爸爸就離開了我們。我一個人帶著年幼的你,輾轉著從通化到長春,從長春到廣州,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有一次,我聽到你對同學說:“我沒有爸爸,隻有媽媽。”

那種感覺,真的讓人很心酸。

剛從通化到長春的時候,媽媽從社會保險公司調到商業保險公司做一線銷售,在陌生的城市中幾個月沒收到一分保費,媽媽心裏不堪重負,火燒火燎地終於急出病來,不想說話、不想起床、不想見人,意誌消沉。那時才4歲的你,就已經會替媽媽接電話了。你用不清楚的童音微笑著對電話說:

“保特(車)險吧,嘿嘿……”我一把把你摟過來,眼淚刷刷地流。

媽媽能有你這麼懂事的女兒,這一生何其幸運!此後我恢複了自信,業務也越做越順手。一切不能承受的,看到你的笑容就變得雲淡風輕了。與其說,媽媽給了你一個家,也許換個角度來說,是你給了媽媽一個家。你讓媽媽的生活有了重心。

有那麼多次,我們母女倆在深夜長談後抱頭痛哭。媽媽一直覺得非常的內疚,覺得沒能給最愛的女兒一個完整的家庭。

所以,媽媽費盡心力地想給女兒我所能給予的一切:學舞蹈、學鋼琴、學長笛,進最好的中學,進最好的高中,進最好的大學……你聰明乖巧,一直聽任媽媽的安排,旁人眼裏,你這22年過得順風順水。

其實,媽媽也不是沒有懷疑過自己。當別的小孩在玩耍的時候,你在上各種課外學習班;當別的小孩已經休息的時候,你忙功課和各種課外活動……你跳舞,腳磨出了水泡,媽媽也跟著心疼。

那麼長的時間裏,媽媽張開了翅膀,護著這個家,護著你。

你懂的,所以你是格外聽話的小孩。媽媽一直覺得你是早慧的,你承受了比同齡的孩子更多的心理責任,隻是因為心疼媽媽,對不?

冬妮,我的寶貝女兒!

媽媽多麼希望,能給你全部的愛和幸福,讓你無憂無慮地翱翔在生活的海洋。

媽媽多麼希望,能成為烈日下的一把扇子,為你帶來涼爽的清風,驅走炎炎酷暑!

媽媽多麼希望,能化作一陣和煦的春風,為你吹去朔雪紛飛,帶來春光無限。

媽媽多麼希望,能成為你生命中的大樹,讓你在樹蔭庇護下暢快地成長。

媽媽多麼希望,母愛能成為你成長的動力……但自從你上了大學,媽媽突然覺得,一切的希望落了空。

2007年9月,你考入中國傳媒大學。2009年9月大三那年,媽媽讓你回家主持一位朋友的大型酒店的開業儀式,你毫不猶豫地就拒絕了。媽媽賭氣不找你了,你也賭氣兩個月沒有跟媽媽通電話。你大概不知道,那時媽媽吃不香,睡不著,瘦成了不到100斤。

你知道“空巢”的感覺嗎?你一直像隻快樂的小鳥,在媽媽身邊嘰嘰喳喳地飛來飛去,突然你就離巢了,家裏好像頃刻間沒了生氣,媽媽覺得那麼孤獨,那麼寂寞,媽媽的生活好像一下失重了。那時媽媽午夜夢回,常常回想起往事,失落、悲觀,各種感覺湧上心頭,覺得生活沒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