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丁磊:對我影響最大的是父母(1 / 3)

丁磊,1971年出生於高級知識分子家庭,浙江寧波人。1993年畢業於成都電子科技大學,1993~1995年就職於浙江省寧波電信局,1995~1996年就職於Sybase廣州公司,1996~1997年就職於廣州飛捷公司,1997年創辦網易公司,現在任網易首席架構設計師。

其在中國互聯網領域具有非凡的影響力和前瞻力,與王誌東、張朝陽被稱為“網絡三劍客”。將網易從一個十幾個人的私營企業發展到今天擁有近3000名員工並在美國公開上市的知名互聯網技術企業。

2010年7月,憑其在互聯網界的影響力和公司創新影響力,曾入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持拍攝的《國家形象係列宣傳片》人物。

“你怎麼看女人?女人對你有什麼影響?”

“女人是構成社會的另外一半,我母親對我價值觀影響很大。對我影響最大的是父母,而不是別人。”

這是丁磊2009年與某雜誌記者的一段對話。

在成功創建網易這家互聯網公司,並於2003年成為中國首富之後,很多媒體試圖從丁磊的早年經曆中找尋他成功的密碼。他們的發現是,丁磊有一個熱愛無線電的“拆拆裝裝”的童年,他曾經是個不安分的學生、不安分的兒子。

拆裝童年

丁磊1971年出生於浙江奉化。現在,他和蔣介石父子已經成了奉化中學對外宣傳中的傑出校友。

丁磊的父親是國營奉化食品廠分管技術的副廠長,這是一家擁有1500人規模的大廠,生產的食品主要用於出口。按照父親的設想,兒子長大以後一定要像他一樣成為一名工程師。

在丁磊的記憶中,父親每天都在忙著跟外國公司洽談業務,研究如何提高產品質量以應對市場競爭,如何讓產品達到美國FDA標準,以順利通過美國方麵的質檢等事情。

丁磊從小就喜歡無線電。當他四五歲的時候,家裏的電子元件、半導體之類的東西都成了他手中的玩具。他非常好奇:

“收音機為什麼靠一個小板就能發出聲音?”“手電筒為什麼會發出亮光?”他要把它們拆開看看,然後再組裝起來。

他的同學回憶說,丁磊小時候很愛動手,每次到他家裏去玩,總看到他興致勃勃地在拆鬧鍾或收音機,喜歡一個人靜靜地鑽研。

丁磊的好奇心從來就沒有遭到父母的幹涉和壓抑。父親對他的“破壞”行為不但沒有責怪,反而會耐心給他講解,並手把手地教會兒子這類簡單拆裝。

在上初中的時候,丁磊自己組裝了一台六管收音機,能接受中波、短波和調頻廣播,在當時,那已經是一種相當複雜的收音機了。丁磊認為自己將來最驕傲的職業就是成為一名電子或者電氣工程師。不過,那時他不知道將會有互聯網這回事兒。

丁磊的學習生涯並不順利,他上的是普通初中,高中雖然考上了重點中學奉化一中,但剛入校的第一學期,全班54個人中,丁磊的成績是倒數第6名。他記得,當天老師將他們最後6個學生都留下來,痛罵一頓,老師說:“就是你們6個人拖了全班的後腿。”

不過,因為作為省重點中學,奉化一中教學設施比較齊全,學校有幾台蘋果電腦供學生使用,於是丁磊的興趣愛好得到了滿足。他接觸電腦時同樣顯示出極強的技術天分,並很快成為學校的電腦高手。他喜歡玩遊戲,也在蘋果電腦上編寫遊戲程序,除此之外,他還自學了BASIC語言,並積極參加電腦興趣小組的活動。他在一次編寫軟件的比賽中獲得了第二名。

在整個中學階段,丁磊除了每天上學和在課餘時間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外,更多的時間,是用在個人的興趣愛好上。

在學校裏,他的性格比較內向,不愛拋頭露麵,不喜歡張揚,也不愛參加文體運動,更不喜歡把時間花在廣泛的人際交往上。在丁磊的身上,很早就顯示出了一個技術人員的潛能和特質。

他不是被人安排的人

雖然父母對丁磊影響最大,但在人生道路的選擇上,丁磊從來沒有聽從過父母的安排。“丁磊給我的感覺他不是一個被人安排的人。”丁磊的大學老師馮林這樣評價。

在填報大學專業誌向時,丁磊很想選他喜歡的計算機專業,但父母提出建議:“什麼專業都可以選,就是計算機專業不要選,因為計算機對人體有害,你每天坐在電腦前就像照x光。”於是,丁磊就報考了成都電子科技大學的通信專業並順利入學。

但丁磊並沒有真正放棄自己喜歡的計算機,他經常去計算機專業蹭課聽,還自學了計算機專業的所有課程。而對於他的本專業微波通信專業課程,他習慣於課後補回來。他往往隻是臨到考試前的兩個星期,才借來同學的筆記,並極力揣摩老師的考試意圖以及課上可能強調的重點內容。通常的情況是,他在兩三個星期便能掌握一門功課,並能駕輕就熟。

丁磊認為,大學本科專業內容基本對他沒有任何幫助,但是他學會了如何學習。在他感興趣的科目裏,他說自己是最牛的學生—沒有比自己更厲害的同學,甚至包括老師。

在1993年分配到寧波電信局之後,丁磊也顯得並不安分。

很多同事並不理解丁磊當時的不務正業—寫一些小程序。但他驕傲的是,1994年他就已經搞明白了互聯網的基本原理,諸如TCP/IP協議等,代價是厚著臉皮去借別人的英文書複印,以飯局為補償。

兩年後,丁磊決定從電信局辭職,“這是我第一次開除自己。但有沒有勇氣邁出這一步,將是人生成敗的一個分水嶺。”

可以想象,當時電信局是當地最好的單位,父母對此是極力反對的。但這一次,丁磊去意已決。

在後來談到當初這個選擇時,丁磊說:“我從來沒想過失敗的問題,一旦失敗了大不了我就去打工,我有技術啊,而且就是去打工也能打一份很好的工,我的技術很好啊。”

由於觀念上的差異,丁磊和家人後來的溝通並不多。他似乎也不願意將自己創業時的艱辛告訴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