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說課前做好充分準備(1)(1 / 3)

關於說課

新一輪課程改革所倡導的新的教學理念,將深刻地引導著新的教學實踐。說課,作為教學方式的轉變,對於教師們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教育理論、理解和掌握新課程的實質,對於廣大教師教學行為的反思和研究,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有學者認為:好的說課藝術,能把理論和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它融備中說、說中評、評中研、研中學為一體,是優化課堂設計、共享教學資源、提高教師能力的一種有效途徑。

由於素質教育和減負的提出,大家都在注重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師在課堂上的狀態是快節奏、多活動、大訓練量,安排得密不透風,不敢耽擱一秒鍾,而評價者多以深入課堂聽課的方式來進行評價,但深入分析一下,課堂效率提高與否的背後關鍵是台下功夫。台下功夫主要指備課,但通常意義上的備課無法全麵而直接地體現思維過程。另外,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備課多是一種個體行為,我們備完課就去上課,備、講兩層皮的現象在所難免。而說課主要是體現備課的思維過程,這個過程發生在備課與上課這兩個環節之間,重點不僅要解決“教什麼”和“如何教”,更重要的是解決“為什麼這樣教”的問題,有什麼理論說明和實踐依據,要達到什麼樣的教學目的,完成對學生哪些能力的培養和突破。說課是為了上好課,是為了提高課堂效率,也是對上課的總結、歸納、提煉和升華,具有教學研究和教育科研的價值。

那麼,什麼叫說課呢?

我們通常把說課定義為:“在一定的場合下,教師依據教育理論、教學大綱、教材內容、學生情況、教學條件等,分析教學任務,陳述教學目標,講說教學方案,然後讓聽者評說,達到共同提高之目的的教學研究形式。”不過也有對說課和上麵的詮釋有不同的理解,比如有的研究者將說課定義為:教師在備課的基礎上,麵對同行、教研員、專家,以語言為主要表述工具,係統而概括地解說自己對具體課程(如某一學科某一節課或幾節課)的理解,闡述自己的教學觀點,表述自己具體執教某一課題的教學設想、方法、謀略以及組織教學的理論依據等,然後由大家進行評說。簡言之,說課是教師對課程的理解,備課(教案)的解說,上課的反思。而在本書中,我們將說課做了以下定義:說課就是教師口頭表述具體課題的教學設想及其理論依據,也就是授課教師在備課的基礎上,麵對同行或教研人員,講述自己的教學設計,然後由聽者評說,達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種教學研究和師資培訓活動。說課既可以是針對具體課題的,也可以是針對一個觀點或一個問題的。說得簡單點,說課其實就是說說你是怎麼教的,你為什麼要這樣教。

說課是對教育活動設計和組織的一個語言表述過程。由於教育活動涉及了目標、內容、主體、材料、過程、方式方法、效果等諸多因素,各因素之間又有著十分密切的內在聯係,因此,說課者必須對各因素之間的相互聯係進行全麵深入的分析,不僅要說其然,更要說其所以然。如此,不僅可增強教師設計和組織教育活動的自學性、目的性,還可以幫助教師進一步理解教育活動諸因素間的關係,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

關於說課的幾種含義

(一)說課是教師在備課的基礎上,依據課程標準和教材,結合有關的教學理論和師生實際,向其他教師解說本單元本節課的教學思路和教學設計。

(二)說課是指講課教師在一定場合說說某一堂課打算怎樣上,以及為什麼這樣上,即對教學的設計和分析。其內容涉及教材內容的分析、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過程的設計、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效果的評價及其對以上諸項所作的分析。

(三)說課是一種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的教學研究活動。

(四)說課是以教育學、心理學理論為指導,以每堂課的具體知識為內容、以教學具體操作為借鑒,對教材、教法、學法及教學程序進行設計。

(五)說課是以教育科學理論和教材為依據,針對每課或每單元、每模塊的具體特點,由說課教師向其他教學或教研人員口頭表達該課的具體教學設想及其理論依據。“說課”可以是一種以教師為對象,在備課與上課之間進行的教學研究活動,或者是一種對其進行教學培訓的形式。

(六)說課是在一定的場合下,教師依據教育理論、教學大綱、教材內容、學生情況、教學條件等,分析教學任務,陳述教學目標,講說教學方案,然後讓聽者評說,達到共同提高之目的的教學研究形式。

(七)從狹義上講,說課是以教師口頭語言表達為主,以教育科學理論和教材為依據,針對每節課的具體特點,以教師為對象,在備課和上課程序之間進行的教學研究係統。從廣義講,說課是以教師口頭語言表達為主,以教育科學理論和教材為依據,針對每節課的具體特點,以教師為對象,對其進行培養和訓練的組織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