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國外科技人才激勵機製比較(1 / 3)

第一節 實行國家科技獎勵製度

實行國家科技獎勵製度,對表現突出的科技人才進行直接的獎勵,是科技人才激勵的一個重要內容。世界各國在科技獎勵方麵有很多共同點,然而由於各國社會製度、思想文化和科技體製的不同,導致各國在科技獎勵製度方麵有很大差異。下麵將主要介紹美國、德國、法國和日本的科技獎勵製度。

一、美國的科技獎勵製度

美國科技獎勵製度具有多元化特點,表現為科技獎勵活動多渠道設獎、資金來源多元化,運行方式各異。除了美國國家科學技術獎(總統獎)和政府部門獎外,各學會、企業和非營利機構也都可以自己設獎,他們與政府及其各機構的設獎相互獨立,政府對其獎勵的設置和運行也很少幹預,獎勵基金的來源是多渠道的。此外,美國的大學、研究機構、企業、各級政府,既可以作為某種科技獎的獨立設立者和獎金的提供者,也可以相互合作支持某種科技獎,充分反映了美國科技獎勵製度靈活多樣的特點。

美國總統獎是美國最高的官方科技獎勵,它是以美國政府名義授予的,分為兩個獎項,其中國家科學獎用來獎勵物理、化學、生物、數學、工程技術科學以及社會科學方麵成就卓著的科學家,每年獲獎者不超過20人,獎勵周期是一年,評獎委員會成員由總統親自委任;國家技術獎用來獎勵在技術領域功勳卓著的專家,每年獲獎者不超過10名,獎勵評選工作由商務部負責。

美國政府與科研相關的各部,如國家科學基金會、能源部、國防部、農業部、商務部等也設有自己的獎項,這類部門獎也可算為國家級科技獎勵。

美國民間學術團體的獎勵設置數量和種類繁多,它們構成了美國科技獎勵的主體。其中比較重要的獎勵有:美國科學院獎,美國工程院獎,美國科學促進會的紐科姆·克利夫蘭獎,紐約科學院年度獎,各科學學會的獎勵。

除了政府和學會這兩大係統的科技獎勵之外,美國科技獎勵體係中還有兩個值得一提的係統:非營利機構和私營企業。非營利機構主辦的獎項中比較著名的有:“科學服務”組織的西屋科學獎(由西屋公司設立)和國際科學與工程博覽會獎,以及美國知識產權所有者協會的“發明青年獎”等。私營企業以IBM公司為例,有“IBM公司獎”、“傑出創新獎”、“IBM新人獎”等。

由於美國多元獎勵的體製靈活多樣、涉及麵廣,獎勵的種類和數量繁多,因而對整個科技事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對科技人才有很強的激勵作用。美國科技獎勵以民間獎勵為主,政府獎勵為輔,且獎勵的榮譽等級主要取決於設獎機構的學術權威性,而不是由其行政級別高低決定,因此,美國不存在從國家到各州市縣的獎勵層次遞進關係。

二、德國的科技獎勵製度

德國科技獎勵以民間獎勵為主,主要由各研究聯合會、大學和基金會來施行。除獎勵個人外,更多還包括對科學家小組,研究機構乃至研究成果的獎勵。

德國未來獎又名“總統技術創新獎”,主要用來獎勵技術、工程和自然科學創新成果;卡爾·海茵茨·貝庫茨獎是聯邦教研部於2000年新設的政府科技獎,該獎的主要目的是推動德國的工業創新,即通過獎勵,刺激科研機構和科研人員創辦高技術企業的積極性,同時對於科研機構提出的示範性創新建議也給予表彰。

德國的大型研究組織馬普學會、費郎霍夫學會和德意誌研究聯合會等均設有自己的獎項。如Otto-Hahn獎章是馬普學會在1978年專為30歲以下青年科學家設立的名譽獎項。獲獎者在得到獎章的同時,還將獲得5000馬克獎金,並獲得去國外研究機構工作、學習一年的全額資助。費郎霍夫學會自1978年以來每年都向協會內取得傑出成果的科研人員頒發費郎霍夫獎。其評獎委員會成員由協會、大學、其他科研機構和企業四方的代表組成,主要獎勵在最近兩年內取得的,在技術上有創新並可望在工業應用中取得明顯經濟效益的成果。德意誌研究聯合會的“萊布尼茨獎”則是反映德國研究采用資助計劃來實施獎勵的一種新途徑。該獎每年也頒發一次,每次獎勵10名左右的科學家或科學家小組。其獎勵的目的是,在科學家創造成就的高峰期為其提供動力,促使其再出科研成果。

此外,各行業學會如德國化學學會、德國工程師學會等也均設有自己的獎勵,它們有的還受其他機構和個人的委托頒獎。在頒獎機構中占第二位的大學和專業技術院校頒獎範圍一般局限於某一大學或學院,一般以獎勵青年科技人才為主,並注重精神獎勵。

三、法國的科技獎勵製度

法國沒有從上至下的各級獎勵係列,其政府部門、科研機構、大學、企業都根據自身發展的需要,製定各種各樣的獎勵辦法。它的科技獎勵主要有以下幾大類:國家科研中心獎、法蘭西科學院、各種學會獎、協會獎、企業獎以及各種由家族遺產和私人基金設立的獎項。

法國科研中心的“科學研究獎章”製度是根據法國1937年10月7日頒布的國家法令而建立的。獎章分為金獎、銀獎和銅獎。獎章製度是榮譽性的,沒有任何的物質獎勵。評獎周期為一年,1992年又增設水晶獎。金獎,是法國最高科學榮譽獎,每年隻有1個名額,授予的對象應是在科研中充滿活力並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科學家,他們通常是長期在某一科學前沿從事研究活動,並在該學科的發展中起著導向作用。獲獎者的研究水平、科學生涯及對科學的貢獻應得到國際的公認。該獎的頒布已成為全法國科學界的盛會。

法蘭西科學院是法國的最高學術機構,各種國立、公立研究機構、高等院校、公司企業以及獎勵基金為了提高獎項的科學性、權威性,特別委托法蘭西科學院管理和頒布獎金。可以說,法國有關科學方麵的絕大部分獎項是經過法蘭西科學院評審、頒布的,該院把評審和頒布各類獎項作為每年的一項重要工作。法蘭西科學院管理的基金分為兩大類:科學院大獎和學科專業獎。

法國科技專業學會、協會數以千計,為促進本專業的發展,很多學會、協會設置了獎項,如法國物理學會、化學學會、工程協會、學者協會均設有科研成果獎。

四、日本的科技獎勵製度

日本科技獎勵製度的特點體現在既有集中分層,又有多元分散。以日本政府製定的《學術獎勵審議會》和《發明獎勵委員會條例》等為指導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統一開展獎勵活動。由政府提供的獎金,構成了其獎勵模式集中分層的一麵;同時由民間團體和企業開展的形式多樣的獎勵活動,又形成了其獎勵模式分散與多元化的一麵。現有獎勵多達數百種,涉及科學技術的各個領域。

中央政府的獎勵活動主要由文部科學省負責實施,其主要表彰製度有:國家褒彰製度、勳章、賜杯、科學技術功勞者表彰(表彰近期對科技工作作出顯著貢獻的人員)、研究功績者表彰(主要獎勵青年科技人才)、科學技術振興功績者表彰(主要授予地方科技工作者)、原子能安全功勞者表彰、技術創新功勞者獎章、創意工夫育成功勞者表彰(獎勵中小學科技教育工作者)等。日本各界對政府所設的這幾種獎勵極為關注,其榮譽也很高。

日本全國的47個都道府縣都設有種類不同的科技獎勵與資助製度,其中以獎勵發明創造活動為主的科技獎勵最為活躍。

日本民間團體和企業的獎勵活動亦十分活躍,且形式多樣。民間的獎勵活動在日本三大獎勵體係中所占比例也最大。獎勵的團體以發明協會、新技術開發事業團、新聞社及紀念會和各類學術團體為主。民間獎有很多在國內也享有崇高聲譽,如日本學士院的學士院獎和恩賜獎。

全國發明表彰由日本發明協會主辦,旨在獎勵日本在發明設計、推廣發明成果和技術發明管理方麵的成就。由於日本發明協會是全國發明家的最高學會,因此,這一民間獎勵同樣在日本享有較高的聲譽。

日本企業設獎一般局限於企業內部,對外的影響不大。但企業在授予企業內部獎勵的同時,也常為獲獎者申請在國內享有較高榮譽的各種民間獎勵和國家級獎勵。比較知名的有日立公司的“社長技術獎”等。

五、對發達國家科技獎勵製度的分析

(一)精神獎勵與物質獎勵相結合是各國采用最多的獎勵方式

精神獎勵是社會對獲獎者能力、成果和貢獻的認可和褒獎。有不少國家的著名獎勵是榮譽性的,不帶任何獎金,如德國100多種科技獎勵不設獎金;法國科研中心的金、銀、銅獎是國家層次的最高學術獎,重在給予獲獎者以崇高榮譽和高度評價;英國的女王獎獎勵內容是榮譽證書、女王獎標誌、獎旗,獲獎單位可在自己的辦公用品、廣告和物品上使用女王獎標誌以及在自己的建築物上懸掛特製的女王獎旗。

科技人員在精神上追求社會價值和科技界對其科技成就認可的同時,將科研作為職業和謀生手段的他們,也有一定的物質追求,除了滿足有尊嚴的生存需要外,還要滿足用於知識更新、學術交流、信息獲取等多種與科技間接或直接有關的需求。因此,各國采取更多的還是精神獎勵與物質獎勵並重的方式,如受世界科學界矚目的諾貝爾獎,每項獎金數量可觀;美國的富蘭克林研究所的科學成就獎,為每位獲獎者至少提供25萬美元的獎金。

(二)科技獎勵以人物獎為主,“累積效應”與“閃光點”並存

科技獎勵從政府獎到民間獎,大部分是獎勵人物的,這體現了他們的價值觀:崇尚知識、崇尚科技人員個人在科技發展中的作用,如美國的國家總統科學獎、國家總統技術獎,美國科學院的各種獎;法國的科研中心金、銀、銅獎等。

在獲獎人物中,既有因在長期科技工作中作出累積性貢獻而獲得“累積效應”型獎勵,又有因某一重大發現或突破而獲得“閃光點”型獎勵。當然累積效應與閃光點也不是矛盾的,累積性貢獻有時可以出現閃光點,即突破性貢獻。

(三)獎勵體製多元化,科研機構設獎是各國科技獎勵體係中的有機組成部分

發達國家科研機構享有較大的自主權,科研機構特別是大型科研機構,不論是國立、公立科研機構(包括以政府資助為主的科研機構),還是民間科研機構,在科技獎勵係統中均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很多科研機構都設有多種獎勵,既有麵向全國科技界甚至國外科研人員的,也有隻麵向本機構科研人員的。例如,作為國家最高學術獎的法國國家科研中心的金獎,其獎勵的候選者是全國範圍內的;英國的研究委員會下屬的6個專業委員會所設立的“實現我們的潛力獎”也麵向全國科研人員,以鼓勵科學家與工業界和商業界合作,開展基礎性和戰略性研究;德國的馬普學會、費朗霍夫協會則以本機構人員為獎勵對象。

(四)國家最高學術機構在國家科技獎勵活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按照國外的慣例,科技獎勵是由科學共同體內部來評定的,作為國家最高學術機構的科學院在促進本國科技發展的工作中均把評獎和頒獎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並在科技獎勵活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美國科學院“美國科學院獎”由各種機構、公司或個人捐資設立,獎金數額不等,每年大約獎勵15名在不同學科領域取得卓越成就和對社會作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

英國皇家學會自1731年就開始參與民間的促進科技發展的獎勵活動,英國與科學有關的著名獎項,均由皇家學會參與組織或評審、頒發。

(五)著重對青年科技人才的獎勵,著眼於推進未來的研究工作

人才是發展科技的先決條件,各國均十分重視對青年科技人才的培養和鼓勵,並為此設立了各種獎勵。例如,1996年美國增設了科學家和工程師早期事業總統獎,候選人必須是獨立開展科研工作不滿5年的優秀青年,要求他們應是具有發展前途的,有對更大的社會目標的獻身精神,以及實實在在的研究貢獻,獲獎者將得到一枚獎章和5年的研究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