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無止境,個人對藝術的探索更無止境。
劉文西隨之說到自己,說自己現在才感到時間很寶貴,又要學,又要讀,還要思索,要創新,又不能脫離實踐,還得不停筆地畫。他說“我一年能有一兩幅自己滿意的好作品就不錯了,畫家麼,還是要有自己的精品力作。”
劉文西特別對艾紅旭畫作的缺陷和未來說了十分中肯的意見。他說,你的畫是很有前途的,要在數量上放棄一些,在質量上再提高一些,有質了,就會大提高。特別是有的畫在造型上還要更講究。要好好摳一摳,琢磨琢磨,不要趕量,造型是畫作上最重要的東西。我以前曾說過,齊白石老人講麵作的絕境在於似與不似之間,我覺得,似、極似,就是一種境界;不似,咋看也不似,又是一種境界;又似又不似,在似與不似之間,這更是一種境界。這其實也就是古人講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幣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這不僅是佛家道家的偈語,也是藝術的至理名言。
當艾紅旭說到自己是業餘自學出來的,確實沒有受到專業的係統訓練時,劉文西強調說,正是因為你沒受過專業的嚴格訓練,就格外要提高自己的造型藝術;社會隻認作品,不會容忍原諒你是不是業餘。這就像舞台演戲一樣,觀眾隻看你表演聽你唱,好就鼓掌,不好就走人,才不管你有這樣那樣的理由。你的許多畫,人物外形什麼都不錯,但許多作品中的人物缺少一種神韻。神韻,是指不僅要把作品中人物的個性表現出來,還要把畫家自身對作品人物的關照表現出來,兩個方麵結合得自然和諧,作品中人物的感情、精神、真善美的氣質和品位就表現出來了。這當然需要下大工夫,而不會一蹴而就。
這時,艾紅旭和女兒艾薇以及在座的人都希望劉文西能注意身體,健
康長壽,劉文西笑著說了一大通關於健康的話題。他說j要注意健康,但不能為健康而健康,為保養而保養。隻講健康,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這也不能摸,那也不能摸,反倒不利於健康,大概還要順其自然,不要刻意去為健康而健康,那樣反而可能走向反麵,反倒容易引起許多麻煩。我認為,工作著是健康的重要基礎,還是要工作,工作著才充賓,動腦動手,活得很充實。不充實了,虛得沒事可做,就會死(我理解,這裏的死包含肉體和思想兩層含義--作者)。所以,健康應該是積極的健康,而不應該隻是去講保養那些。
這時,陝西工藝美術館職工拿來筆墨,劉文西欣然為其題寫了“陝西工藝美術館”和“陝西書畫報”的館名和報名。這時艾薇提出請劉老師為她寫幾個字,劉文西說,那給你寫了我就不給你爸寫了。艾薇趕快回答,那我的不寫了,給我爸寫吧,這是我爸的畫展。劉文西隨即寫了“在創作中提高”六個大字書贈艾紅旭。大家鼓掌拍手,笑著說,這一句話正是今天劉文西先生講話的概括和點睛。
艾紅旭,黃土畫派藝術院專職畫家,陝西黃河書畫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自幼習畫,無師自學,後專攻人物畫,擅長表現農村老人和孩子。在藝術追求上孜孜不倦,為人質樸而毫無浮躁,雖非科班出身卻深得劉文西先生賞識。其女艾薇,山水畫家,近年畫藝大進,現又從國畫進入油畫領域。
聆聽劉文西對艾紅旭說畫,在座者有陝西工藝美術館館長胡振西、業務館長楊永進,《陝西書畫報》總編李誌傑,艾紅旭艾薇父女以及作者本人等。
(載2005.7.15《各界導報》《陝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