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狀元夢,學子淚家長命……(1 / 1)

在這條足以讓整個中國深深思考的數日之後,江蘇省宣布,為了防止媒體炒作狀元,該省對高考中前100名考生不予排名,讓狀元淹沒於百人之中。

廣東省教育考試院原本效法卻在媒體圍追堵截之下還是公布了狀元名單,但其誓稱:“這是最後一次,明年堅決不公布高考狀元!”上海市承諾絕不對高考成績排名,但一家網站卻“獨家連線”宣布找到“疑似狀元”。

全國相當多數省市開始對狀元緘默。

而西安的幾家報紙,男女兩名文理科狀元的大幅照片把當天報紙頭版裝扮得格外絢麗……

隨之,所謂狀元專訪和學校得意洋洋的廣告接踵而至。

於是,剛剛降溫並為社會開始思考的高考狀元現象又被人推波助瀾沸沸揚揚….一熱炒狀元,誰最賣力?媒體。

盡管國家有關方麵已提出不得再炒高考狀元,為什麼媒體這麼大興趣?利益使然。

那家網站為什麼那麼賣力搜尋狀元呢?它真是茌為狀元張目、為教育出力麼?否!它純是為了提高自己的點擊率,無他。

報紙呢?五彩斑斕奪人眼球為了什麼?為了發行量,為了讀者群,為了隨後跟進的狀元所在學校炫耀宣傳的廣告以及產生跟進效應的中學和大學們的廣告。君不見,那幾天的報紙分量重多了。

所以,炒狀元正是媒體敲起豐收鑼鼓的季節。所以,最熱心最賣力的首推媒體。《中國青年報》社調中心曾對4069人調查顯示,51%的人認為“狀元熱”是媒體炒作的結果。

熱炒狀元,誰最得意?學校。尤其是狀元原在的中學和宣布要錄取他們的大學。

中學的得意很正常。正麵說,學校和老師的辛苦沒有白費啊!另一麵,學校的名和教工的利那是名利大豐收啊!

近多年,中學自詡招收高分學生然後高概率高層次送人名牌大學,狀元是其吸引生源的核武。大家為什麼對我這個中學趨之若鶩?家長為什麼甘心傾其腰包甚至泣血舉債也要孩子進名校?房地產商賣房子為什麼也要打出處於某名校之側或承諾可以保證其進入這所名校學習?那就是有張王牌我是出狀元的學校啊!快掏錢吧你還猶豫什麼呢!

水漲船高,趨之若鶩自然價碼高抬,這是周瑜打黃蓋啊!不願挨打你就躲遠一點吧!於是,後麵的緊緊跟進,稍次一點的收費也不能太低啊!

又於是,盡管國家教育和物價部門信誓旦旦條文連連,這明的暗的價碼卻是“天天向上”,有什麼辦法呢!

有人舉報?那很簡單,拿著你的錢和你的孩子一塊打道回府吧!也於是,“黃蓋”甚眾。

國家最有名的幾所大學,不知道在國際土排名是不是年年有進步,但招狀元時卻慷慨激昂。這是不交廣告費的最好廣告啊!

熱炒狀元,誰最倒黴?首是家長,最是學生。

當媒體從中賺取廣告費和學校盆溢缽滿的時候,這份消費從哪兒來的呢?不是家長們又是誰呢?當家長們蜂擁而上的時候,人人是乞求的眼神,個個是奉獻的甘心,這會兒不是擔心人家要錢,而最擔心人家看不上你那倆錢。

家長倒黴,不隻是錢,更是焦心和操心,是望子成龍成狀元的期盼。

這份心,太愛孩子的家長早三年早六年早十二年就攢上了:要不上個幼兒園上個小學就甘掏腰包甘當黃蓋呢!

而真正倒黴到可憐吧唧的程度,還是孩子,是本應成長為棟梁之材的卻必須先成為狀元預備隊的中學生們。學生的口號早已不是為國家為民族而學習了,而嬗變成為了家長那份心那份苦那份錢,為了母校那份名為了老師那份麵子為了自己能金榜題名了。

當狀元多得意啊!媒體上光彩煥發,校園裏披紅戴花;老師喜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