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Intranet是企業、團體和政府機構對Internet既愛又怕的產物,那麼Extranet則在Intranet的基礎上,它的數據的機密性和完整性能得到了加倍的防護。在Extranet中,Intranet的功能又提升到新的高度,此時一家公司的職員被賦予特權,允許訪問另一家公司的信息庫。但是,Extranet不隻是把線路和聯網外設連在一起,而它必須是機構之間安全的網絡,所以安全是第一要務。所以,必須對訪問站點人員的身份實施監控,以確保他是你合作夥伴機構內授權的雇員。Extranet保證了這一點。IETF製定的IP安全協議(IPSee)為安全的包交換指定幾種技術和不同形式的加密。作為一種附加的措施,訪問控製過程規定了誰能訪問Extranet、獲得哪種信息和何種服務種類。這就擋住了未經授權的人員入網。
從Internet到Intranet,再到Extranet與其說是一個技術問題,不如說是一個安全防範的戰略問題,它保留了Internet的開放、共享、互動與快捷,又增加了Internet的私密性和安全感。
(二)信息技術安全隱患與經濟全球化潮流的衝突要求信息技術
安全保障提上重要日程人類在信息技術上的發展是一個奇跡,這個奇跡發生的同時也暗藏了一些玄機。這就是科學的雙刃劍,它在信息技術領域體現得更加淋漓盡致。信息技術的普及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但是,信息技術埋藏的一些定時炸彈卻無時無刻不在提醒人類,你們隨時都有可能為享受信息技術的便捷而付出更大的代價。
“吝嗇”的代價——“千年蟲”(Y2K)恐慌
如果千禧之年是人類非常神秘的時間節點的話,那麼在計算機領域的千年蟲問題則把這份神秘推上了巔峰。在2000的鍾聲敲響之前,全球為捕捉“千年蟲”(計算機2000年問題,即Y2K)而忙得不亦樂乎。在計算機發展的初級階段,儲存單元非常寶貴,以至當年的設計者舍不得用更多的字段表達日期。沒想到科學家的“吝嗇”埋下了千年隱患,全球為此投入的人力、資金和時間無法計算。為防範千年蟲給人類帶來“毀滅”性的打擊,人們做了多種努力。因為千年蟲發作後到底會發生什麼?誰都不敢為這個預測的後果而承擔更多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