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學校圖書館計算機自動化管理軟件的對比選擇(1)(1 / 3)

本書的前五章談的都是與學校圖書館計算機自動化管理密切或間接相關的內容。但假如一個學校圖書館或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真的要為一個學校或一個地區多個學校選擇一套運行穩定、服務可靠、不斷發展的自動化管理軟件,不僅要了解中小學對圖書館自動化的軟件功能需求和所尋找到的軟件的技術含量、商品化程度、市場化機製和企業信譽等諸多情況,還要對這些情況進行考察、對比、鑒定、選購和科學分析。為此,著者特增寫本章,以期幫助廣大讀者在對學校圖書館計算機自動化管理係統軟件進行實際考察和選擇前,預先了解一些鑒別和選擇的方法。

(第一節)學校圖書館計算機自動化管理軟件開發的必備條件

一、我國圖書館自動化管理軟件的起步與發展我國圖書館軟件的發展大至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當時是“天下初興、群雄並起”,不少大學圖書館幾乎都在開發自己的軟件。當時數據庫大多采用的是dba

se、FoxBase,操作係統為DOS,結構簡單,功能初具。主要是采編和流通,還有簡單的流通統計和檢索。因為大多數軟件的期刊管理模塊比較弱,除北京的一兩個軟件外,幾乎都沒有能接收中文MARC數據的數據接口,大多數軟件的書目數據都不是標準的CNMARC格式。第二階段是20世紀90年代中期。國內的圖書館軟件品種開始收縮,其中中小學圖書館主要隻集中在七、八種軟件上,這些軟件主要是用Foxpro編寫程序,數據庫采用dbs格式。並開始注意接受MARC數據和從Dos向Windows平台靠攏,使其界麵和功能進一步得到擴展。這期間,網絡技術興起,昔日的Foxpro數據庫運作的穩定性安全性差,與Internet網絡的銜接跟不上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因此從20世紀90年代末起,有能力的軟件公司努力開發第三、第四代軟件。其編程和語言用VB、delphi和VC、PB等,其數據庫多為SQL—Server、sybase、oracle等大型數據庫,操作平台和網絡運行環境大多能適應Windows係統,有的還能跨平台用於unix係統。這一代軟件與internet的聯接比較自由平穩,數據庫的安全性能大大提高,特別是一些有一二百個用戶以上的專業的商品化軟件公司,由於其在市場運作中幾經磨合,能搜集各種用戶的功能需求再反複研究用於新版軟件中。另外服務到位、培訓認真,及時。特別是軟件安裝與正式開館的時間差越短,就越能說明這套軟件的質量和軟件商服務品質的優良。到了21世紀,我國的圖書館自動化軟件加強了數據庫的安全性能,利用Z3950技術加強了編目和聯機查詢的功能並向從傳統書目信息轉到數字信息綜合檢索的發展角度來設計新一代軟件,因此,新世紀學校圖書館軟件的開發與開發商必須具有以下的基本條件和技術力量,方能開發出適合以3W方式能進行多媒體鏈接檢索的新一代自動化管理軟件。

二、按現代企業製度市場化運作的軟件開發公司上世紀90年代,不少軟件開發單位是從某教育行政部門或是某高校圖書館派生出來,依靠教育行政部門及學校投資和非市場化的行政手段推廣實施,最終因機製僵化,人才流動頻繁,致使後續服務差,產品更新換代滯後,所以,一個好的軟件,首先看軟件公司的開發實力與售後服務的能力。當前還要看軟件公司是否按現代企業製度規範運作。切忌某些院校或行政部門某些個人召集臨時人馬(如一屆屆畢業的學校應屆本科或研究生)開發後出現問題又無規範的商業維護作後援,一旦軟件出問題,可能會出現無人維護或升級無望的局麵。

三、有一支由圖書館專業人員領銜,結構合理的開發人員隊伍設計開發高質量的圖書館自動化軟件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圖書館自動化軟件是一個複雜的、涉及圖書館全方位管理的大型軟件。它麵對各類型圖書館,要適應各館自定的管理模式和不同文化層次的使用者。利用計算機技術管理圖書館,會不斷遇到新問題,需要在使用中不斷總結經驗、改進軟件功能使之更合理更完善。因此,需一支結構合理、層次分明的開發隊伍。除計算機專業人才外,特別需要有一、二個在圖書館學和圖書館管理方麵有一定造詣而又懂得常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跨學科人才。否則,編出的軟件不能滿足圖書館的各種業務需求。我國目前功能強大、技術含量高、運行穩定、用戶反應良好的幾個圖書館軟件如ILAS、彙文、郵電、丹誠等,它們公司的主要負責人都是有一定專業水平的圖書館專家,他們的學術、科研及著書立說,在圖書館業務方麵,都有一定的前瞻性。其次,公司必須有自己的開發隊伍,其成員要形成高、中級技術人員的合理搭配,因此,這些公司的軟件能夠緊跟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發展,與時俱進、不斷創新。一個成熟的軟件,還需要經過開發者多次的實驗性測試,才能推向市場。然後還要經眾多用戶的實踐性測試和磨合,特別是反饋軟件的錯誤和不足,才能促使軟件日趨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