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省級衛視:亮出特色定位
省級衛視紛紛搶灘注冊特色定位,成為2005年中國廣播電視業一道極為引人矚目的風景。繼湖南衛視打出“娛樂中國”的旗號以來,安徽衛視推出“電視劇大賣場”定位,湖北衛視推出“公益特色”定位,山東衛視推出“情義天下”定位,江蘇衛視推出“情感特色”定位等,而今年浙江衛視、廣東衛視也先後同步亮出“財富”定位的旗幟,廣西衛視打出“女性特色”定位,陝西衛視推出“關中文化”特色,上海東方衛視推出“財經、時尚”內容特色,四川衛視則找到“中國故事”頻道的定位等等,不一而足。市場化浪潮中的中國電視的白熱化競爭集中反映在省級衛視這一輪搶灘注冊定位的潮流中。盡管這些特色定位有些為業界所認同,有些為觀眾所接受,有些還僅僅是打出了旗幟,存在著明顯的名實不符,還有些在旗幟和實際行動中尚存在著徘徊、猶豫,但有一點可以明確:來自市場的競爭已使省級衛視在上有中央台下有地方台的擠壓中努力突出重圍,尋求自己的生存空間。
4.民生新聞:持續升溫趨熱
2005年度,在內容生產領域,民生新聞依然扮演著重要角色,並成為省市台趨之若鶩的新領域。民生新聞最初在一些省級地麵頻道出現,如江蘇台城市頻道的《南京零距離》,開播後以鮮明的民生內容、百姓視角和突出的貼近服務特色,贏得了相當大的市場和關注度。目前,僅這一個欄目的廣告收入即高達一億五千萬以上。空前的影響力和巨大的商業利潤,產生了極大的示範效應,僅在南京的電視屏幕上,就有7檔民生新聞類欄目:江蘇台有《星網傳播》、《南京零距離》、《江蘇新時空》,南京台則有《直播60分》、《南京新聞》和《社會大廣角》,就連江蘇衛視也開辦了同質類的《1860新聞眼》,卷入這場民生新聞大戰中來。民生新聞在2005年度達到了空前的熱度,杭州、合肥、成都等省會城市,競爭如火如荼。各省級台,如浙江台、安徽台、遼寧台、湖南台等,紛紛開播名為《第一時間》的民生類新聞欄目,由此可見一斑。而一些城市台,則獨辟蹊徑,如杭州台西湖明珠頻道的《阿六頭說新聞》,內容的選擇上盡量貼近老百姓的生活,形式上則采用杭州本地方言播報,深受當地觀眾的好評。
5.電視劇:收視與收入的支撐
本年度韓劇熱流持續高溫,一部《大長今》紅遍大江南北,《加油,金順》、《我的名字叫金三順》等韓劇風靡一時。電視劇作為各大電視媒體甚至所有頻道獲得生存和發展的主要創收來源,在2005年的投入更是前所未有,中央電視台先後高價買斷《漢武大帝》、《寶蓮燈》、《加油,金順》、《京華煙雲》等電視劇的國內播映權,湖南衛視更是斥巨資買下韓劇《大長今》的國內獨家播映權,這開創了國內電視劇一個新的播出模式。“獨播時代”的到來,無疑會讓強者更強、弱者更弱,使中國電視市場的壟斷與反壟斷之戰更為激烈。從本年度的經曆來看,具有超強經濟實力和品牌優勢的央視,在購進大量優質劇的“首播權”、“獨播權”之後,穩固了作為中國第一電視劇播出品牌的壟斷地位,而一些有實力、有遠見的地方衛視,也積極地投入到這場利益的紛爭之中。除了湖南衛視的獨播劇外,有“電視劇大賣場”之稱的安徽衛視,一方麵加強了資源的整合力度,另一方麵更是把觸角延伸到電視劇生產的上遊,即直接參與優秀電視劇的拍攝製作,從而牢牢地控製住節目的來源。這些無疑都會使各媒體在競價中對電視劇的依賴越來越重,也拉動了電視劇生產的熱潮和電視劇市場的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