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中豐富的圖書資源,是培養教育學生的物質基礎,其教育功能能否發揮,如何發揮,關係到職業學校培養目標的實現。學校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圖書資源的巨大作用,發揮其教育的功能。
四、挖掘圖書館資源為研究性學習創造條件
研究性課程的設置是在素質教育的總目標下,著眼於轉變學習方法,提倡主動參與、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發展學生搜集和自理信息能力、獲取新知識等能力而設置的課程。研究性學習作為與傳統的接受性學習相對照的一種新的學習方法,隨著注重綜合素質教育與創新能力培養的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已成為一門重要的課程,它對學校圖書館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標。如何充分發揮館藏資源的優勢,更好地為廣大師生服務,這就要求我們與時俱進,以新的觀念,新思維、新方法來改進和發展學校圖書館的工作,加強對學校圖書館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營造一方天地,滿足學生探究式學習的欲望和需求,讓圖書館真正成為研究性學習的平台。
(一)開發與利用學校圖書館資源具有現實意義開發與利用學校圖書館資源——課程改革的必然。學生在研究性活動中的信息需求不僅僅是一次文獻,還需要二次文獻、三次文獻,以及必要的谘詢與指導等。作為學校文獻資料典藏機構的學校圖書館,必將是師生進行研究性學習活動的重要場所。據統計,自研究性學習活動開展以來,二次文獻、三次文獻的借閱率明顯提高,到圖書館查閱資料的師生人數明顯增多,這就要求圖書館在加強自身資源建設的同時,注重開發層次和深度,提高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利用好圖書資源。
自身發展的需求需要開發與利用圖書館資源。作為學校三大支柱之一的圖書館與教育教學有著密切的聯係,在研究性學習方麵表現更為明顯。發展壯大的學校圖書館在新形勢、新要求麵前,如果還停留在傳統的服務觀念、服務方式和服務手段上,就不能適應和滿足社會、教育需求。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因此,學校圖書館必須強化學校圖書館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注重教育效能,以一流的藏書,一流的服務促進自身的發展,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開發與利用學校圖書館資源——服務體係的完善。社會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特別是以電子計算機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給學校圖書館帶來了一場深刻的革命:圖書館管理與服務的自動化、網絡化;信息資源的電子化、數字化;業務活動的協作化、專一化;圖書館文化與教育的普及化、社會化。圖書館的活動從館內到館外,圖書館的資源並非都能適應和滿足讀者的需求,它有著從無序到有序,從個體到組合的過程。這就要求學校圖書館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服務思想、服務方式、服務手段、服務內容與服務範疇等進行開發和利用,“一切為了讀者”以多思、務實、創新、進取的觀念卓有成效地開展學校圖書館工作,使服務體係日趨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