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3章 高唱國歌走向新世紀(1 / 1)

200。年1月1日的零時,是新千年的開始。我校幾千名大學生在浦口校區見證了這一瞬間。大家心潮激蕩,歡聲雷動,當晚會主持人宣布由校領導和老師獻給同學們一首歌時,一位教師從主持人手中搶過話筒,大聲說:“讓我們一起唱國歌,好不好?”“好!”

聲音響亮直上雲霄。那是個濃霧之夜,紅綠色彩的燈光朦朧地穿透了迷霧,廣場上21堆髯光熊熊地燃燒,宛如年輕的生命!“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後的吼聲。

..”千年交替唱國歌,於國於民於校,實在有太多的含義!東南大學不斷取得長足進步,現據《中國大學評價報告》公布的最新結果,東大1997年總排名在全國高校第6名,在工科類高校第3名,但在’99國家首批重點投資建設世界先進水平大學中卻未列人,這實在是不小的刺激。東大師生員工,要替醒了,要團結起來,繼續奮鬥!我們的學生畢業以後,在崗位上做出了突出成績後,他們來支持母校了。例如:1994年在我校計算機係獲得碩士學位的吳海軍,他已是“新天下”集團的董事長,他在母校設“突出貢獻教授”崗,每年資助計算機係兩名教授人民幣各五萬元,設崗時間暫定5年(2000^2004年)。

此舉可以說意義重大,開拓了畢業生反哺母校師資的嶄新渠道。

我們的年輕教授,在科研上取得國際先進水平的成果後,來支持學校了。例如,1999年以陸祖宏教授為技術負責人的“昊健雄實驗室”,與益來國際有限公司及江蘇省高新技術風險投資公司三方合作,共同出資成立“益來基因醫學公司”,生產基因芯片及相關產品,這標誌著我國的基因研究工作將從實驗室階段走向產業化的發展道路。

基因芯片是繼電子芯片之後的又一次具有深遠意義的科學技術革命。

我們的辦學規模在擴大,辦學質量在提高。據1999年11月的數據統計,各類在校學生17993人,其中博士、碩士研究生2529人,國家任務的本科生9991人,專科生381人,成人教育在校學生5034人,外國留學生58人。其中1999年度招收研究生959人,招收本專科生2983人(其中專科生34人)。全校教職工總數3751人,其中專任教師1273人,科研機構人員503人,教輔人員378人,行政人員403人,工勤人員365人,校辦工廠職工217人,其他附設機構人員612人。

目前全校教職工中,具有教師業務職稱的合計1693人,其中教授323人,副教授581人,講師577人,助教212人。全校有在崗博士生導師159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7名。共產黨員1398人,占全校教職工數的3700,共青團員276人,各民主黨派成員286人。目前專任教師與折合學生數之比是1:14.13,教職工數與折合學生數之比1:4.8a學校占地麵積967731平方米,藏書152.3萬冊,固定資產總值45902萬元,其中教學儀器設備資產總值15138萬元。

全校現有校舍建築麵積528269平方米,其中教學及輔助用房180275平方米,行政辦公用房29897平方米,生活用房318097平方米。

實行後勤社會化、住房貨幣化之後,我們的校園建築麵積將從內部結構上得到調整,使培養研究生、開展教學、科研的用房大大擴展,使培養人才的層次繼續提高。在走向新世紀之際,學校提出了要把東南大學建設成研究型大學的辦學定位。

“起來!起來!起來!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把國歌再高聲地唱起來吧,不論麵前有多少艱難險阻,我們這所百年老校,都要不斷煥發青春活力,把百年樹人的事業推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