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鼓勵動員選民參與投票上,奧巴馬競選團隊采用了互聯網上盛行的“病毒式”營銷方式,他們在競選網站上添加了特殊的功能。如果網友有興趣充當誌願者,登錄網站點擊相應鏈接,就會顯示網友所處位置周邊需要爭取的其他選民電話,網友可以根據網站提供的電話開展說服工作。

對此,英國劍橋大學伊曼紐爾學院榮譽教授彼特·柏克深有感觸地說:“奧巴馬會編寫信息,發送給所有宣稱傾向民主黨的人,即使他們不是選民,甚至都不是美國人。我的妻子像其他幾百萬人一樣,經常收到奧巴馬的短信,隻是因為她在網上說過自己對民主黨感興趣。所以我覺得這是一種新的政治現象。”

在選舉進行到中後期,為奧巴馬選舉出力、自發組織起來的誌願者數量達到了驚人的20000多人,網民的自發參與已經讓選舉競選團隊感覺到一種失控的狀態。網民製作的由千萬人照片組成的奧巴馬頭像,在網站流傳著;競選徽標被網友改造成救生圈、紅綠燈、超人標誌,在網上傳播著;女網友製作的“我暗戀上了奧巴馬”視頻,雖然粗糙,但仍然成為網站熱門的視頻。

美國聯邦法律嚴格禁止和限製公司及財團的政治現金,但奧巴馬在放棄了聯邦公共競選經費的情況下,卻獲得有史以來最大額度的6.39億美元競選募款。這筆巨額資金來源於300萬個捐款人,88%通過電子支付網上捐款,50%小於200美元,甚至有10美元、5美元。

全新的奧巴馬,不再是從前報紙、廣播、電視中的宣講政治綱領的總統候選人,借助互聯網他真切地與以前不被關注到的底層、甚至是邊緣選民產生了共振。2008年與2004年大選相比,僅在增加的500萬選民中,就有3/4將選票投給了奧巴馬。在互聯網的助力下,這位47歲的黑人後裔順利入主白宮,成為美國第一位黑人總統。

網絡問政

28歲的潘琦是青島土生土長的80後。和其他青島人一樣,潘琦對彙泉廣場有著美好的記憶。小時候她跟著姥爺去那兒放風箏,長大了陪著哥哥嫂子去拍婚紗照。打潘琦記事起,大草坪就“一直在那裏”。但2012年春天,網絡上一組關於彙泉廣場草坪被掀的照片觸動了潘琦。青島政府啟動了40億元的“增綠行動”,要將這海濱城市打造成森林城市,第一個月便種下了180萬棵樹,有市民擔憂這是勞民傷財的麵子工程。那天,潘琦刷微博刷到了淩晨2點,“當時就是覺得40個億不是一個小數目,那就去看一下這40億都花到哪兒了。”

網絡傳言究竟是否真實,政府主管部門應該給出答案。第二天,潘琦便到彙泉廣場搞起了個人調研。從市政府市民熱線到建委到園林局再到建設處,潘琦不停撥打電話,但得到的卻是“不好說”、“不能亂說”、“不方便回答”。

潘琦將一次次的經曆原原本本地記錄下來,發表在網絡上,讓更多青島市民加入到網絡討論,被網友轉發了2800次。此後,更多的網友開始參與討論。

2012年4月,潘琦的一篇質詢市政府“斥資40億元種樹行為”的博文,徹底改變了青島“種樹風波”的風向。這條微博轉發量迅速上升,發生在一個城市的事件突然之間受到了全國網友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