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6章 《中國出版年鑒》(2)(1 / 2)

《新華月報》最初幾期付印前,胡愈之都曾親自審定封麵、圖片和一些重要稿件。他嚴格要求編輯廣泛搜集材料,認真閱讀和選用,一定要把《新華月報》辦成一本最有權威性的資料刊物,內容包羅萬象,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麵重要的資料,應有盡有。

為了搞好這本刊物。胡愈之還親自規劃一個為刊物服務的能提供全麵、準確資料的資料室。他規定這個資料室要訂閱全國所有較重要的報紙和刊物,針對《新華月報》內容的需要,選存資料,以備選用。他還親自設計一種資料櫃,讓剪報資料分類插放,便於查閱。他要求資料室工作人員對資料實行科學化管理,做到“不論什麼資料,個人放進去任何人都能夠拿得出來”。他要求重視報刊上的“更正”,把它們同原資料貼在一起。他的所有這些設想都為著確保《新華月報》的權威性。

後來,《新華月報》由出版總署移交人民出版社編輯出版。

胡愈之十分珍愛這類文摘性刊物,他生前按期保存在他書房的書架上。

在胡去世之後,他的全部藏書捐贈給了上虞縣圖書館,其中就包括多年的《新華月報》和《新華文摘》。(摘自於友著:《胡愈之傳》,新華出版社1993年4月出版。)在那個時候,胡愈之就殷切地希望:

“我們得信,勤勞而勇取的中國人民一定能成功地創造全人類的自由民主幸福的新曆史。”

這是他當年發刊詞的結尾。它與本篇《中國出版年鑒》的創刊詞的主題遙相呼應。那就是從“人民新曆史的開端”到“讓我們的社會主義出版事業,從80年代開始,飛起來吧,快快飛起來吧!”

[附]胡愈之:人民新曆史的開端

——《新華月報》代發刊詞

1949年9月21日,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講壇上用震動世界的聲音莊嚴地宣告:

“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

從此,中華民族的曆史展開了新的一頁。

《新華月報》在這時候,隨著新中國的誕生而誕生,它的任務將是記錄新中國人民的曆史。

舊的曆史把社會曆史的發展歸結為帝王將相的行動,歸結為國家“侵略者”與“征服者”的行動。這是對曆史的歪曲。因為社會曆史的真正創造者從來就是擔任物質資料生產的勞動人民。沒有勞動人民,曆史的綿延是不可想像的。但是在舊的時代中,負起創造曆史的責任的人民大眾卻處於被壓迫、被統治的地位。中國人民大眾在兩三千年間飽受黑暗的封建勢力的壓迫,經常過著痛苦的生活。但是在曆史上,中國人民曾表現出無限勇敢,無限勤勞的姿態,在物質生產與智慧活動上都表現出高度的創造性。中國古代的燦爛文明正是被壓迫的人民大眾的創造。到了近百年來,外國帝國主義和本國反動政府又聯合著在中國人民身上加上了一重重沉重的鐐銬,使中國人民的生活遭受嚴重的摧殘。給中國人民的才能與智慧的發揮加上了極端的限製。但是中國人民從來沒有停止過為解脫這些鐐銬而鬥爭。靠了中國人民的努力奮鬥。才使得中國民族沒有變成殖民地的奴隸,使得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一切內外統治者不能暢所欲為。使得帝國主義、法西斯主義絕滅中國文化的企圖不能夠實現。中國人民不僅為自己的命運而哭泣,而且是敢於為擺脫這種命運而奮鬥的。現在,終於,中國人民在中國人民中的最先進的階級——工人階級和它的政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麵,違反一切內外敵人的意願,而勇敢地站立起來了。從此,中國人民真正做了曆史的主人。

站立起來了的中國人民通過這一次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建立了自己的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現在已經有了自己的建國的大憲章,——人民政協的共同綱領,在這綱領中規定了新民主主義的,即人民民主主義的國家製度,這就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團結各民主階級和國內各民族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製度。這樣的國家製度能夠保障中國革命人民的大團結繼續鞏固和發展,並且保障中國人民鞏固地做自己的國家的主人,粉碎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一切複辟陰謀。中國人民現在已經有了自己的國家領袖,這就是久經曆史考驗的毛澤東主席;通過三十多年的革命鬥爭的考驗,中國人民認識到了毛澤東是能夠領導中國人民走向徹底解放的偉大領袖,是中國人民所需要的、所全心信賴的掌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