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4章 《半月談》(1 / 1)

[創刊時間]1980年5月10日。

[創刊地點]北京。

[創刊背景]

《半月談》是一本真正“撥亂反正”的雜誌。它的前身是1950年代創辦的《時事手冊》,在當時對全國廣大基層幹部和群眾學習黨的政策,了解天下大事,曾經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後來於1965年停刊。1980年5月10日。中共中央宣傳部委托新華通訊社,重新創辦了一份類似《時事手冊》的刊物,這就是《半月談》。

[作者小傳]

不詳

[創刊詞摘錄]

致讀者

通俗解釋時事政策,評說社會思潮,報道國內外大事新事,普及科技文代知識,討論讀者在四化進程中所遇到或關心的某些普遍性的問題。

政治性,知識性、趣味性,三者合一,城鄉共賞。

[焦點評析]

《半月談》改刊創刊的目的,即是要恢複傳統的宣傳媒介作用與適應政治需要,它從創刊始,就彰顯了自己的內容定位、風格定位和讀者定位。如讀者的對象,囊括了“主要是農村、廠礦、商店、連隊的幹部和機關的基層幹部,中小學教師、知識青年和廣大群眾。”

顯而易見,這是“大編輯部”辦刊思想,即依靠全黨、全社會的力量辦刊、評刊、宣傳刊物、發行刊物。因此,《半月談》發行量一直居全國時政報刊之首,號稱發行百萬,是“中華第一刊”,也是有史以來的第一刊。

《半月談》刊物已逐步發展,《半月談內部版》(月刊)、《時事資料手冊》(季刊)、維吾爾文版和藏文版《半月談》在內的多文種、多版本的係列刊物都相應出現。這樣做的目的是出於由“撥亂反正”到恢複傳統的宣傳媒介所起中流抵柱作用的需要。這對於在改革進程中,秉持當初“解釋時事政策、評說社會思潮”等宗旨,具有承前啟後的指導意義。具有濃厚的“政治性”及其“改革先鋒”新聞性的強烈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