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融存貸款平穩增長。全年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達54.51億元,比年初淨增8.48億元,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達40.37億元,淨增5.25億元。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達38.04億元,比年初淨增1.18億元。
2.市場物價漲勢減緩。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102.7%,比上年上漲2.7個百分點。食品價格上漲是帶動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升的主要因素。
二、經濟運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經濟規模小,人均水平低
2004.年我州GDP占全省的2.7%,總量和增速分別居全省14個市州第13位、12位,人均GDP僅為2204元,分別比全國和全省平均水平低8298元、3766元,僅為全國的21%,全省的37%。經濟總量和均量與全國、全省的差距呈逐年拉大的態勢。產業結構突出表現為以農業為主體的“一、二、三”格局,與全省相比,GDP中第一產業比重高出16.6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低14.9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低1.7個百分點。
(二)農業基礎薄弱,農民增收空間小
我州農業存在“三多三少”,即人口多、耕地少,山地多、川地少,旱地多、水地少,長期難以形成規模經營和產業開發,加之自然災害頻繁,農業基礎比較薄弱。同時由於屬非糧食主產區,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的上揚,在一定程度上消減了農產品價格上漲給農民帶來的部分收益,農民穩定增收的長效機製還沒有形成。
(三)工業化整體水平低,工業經濟實力不強
我州工業發展尚處在產品生產初級階段,還沒有進入嚴格意義上的工業化階段,推動工業進程的任務十分艱巨。2004年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僅為24.6%,分別比全國和全省平均水平低21.4個、12.4個百分點,人均工業增加值為541元,分別為全國的11%、全省的25%,全州國有及規模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增加值居全省第12位,僅高於定西市和甘南州。全州工業企業競爭力不強,中小企業生產經營狀況不佳的問題十分突出。
(四)資金投入不足,項目建設水平低
受經濟發展水平和投資環境的製約,我州社會資本總量小,融投資渠道單一,固定資產投資水平低和項目建設規模小的問題十分突出。2004年全州人均固定資產投資為948元,分別比全國和全省平均水平低4458元、1947元,為全國的18%,全省的33%。投資增長主要依賴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增長的拉動,缺少特色產業開發的工業大項目上馬。民間投資速度雖有加快,但所占比重仍然不高,2004年全州民間投資完成6.73億元,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36.79%。
(五)就業形勢依然嚴峻
2004年我州經濟增長加快,但是失業率進一步提高,全年城鎮登記失業率達到4.9%,比上年上升0.1個百分點,高於全省平均水平1.5個百分點。就業關係表現為結構性失業和勞動力富裕性失業並重的嚴峻形勢。
(六)金融信貸對經濟發展的支持作用不夠
2004年國家宏觀調控力度加大,穩健貨幣政策趨向適度從緊,我州在實際中沒有很好貫徹“有保有壓,區別對待”的要求,全州金融機構存貸款比由2003年的1:0.8下降到1:0.7,金融存貸款差進一步擴大。
三、2005年經濟發展展望
展望2005年全州經濟發展,有利因素與不利因素並存。有利因素主要有:一是我國正處在新一輪經濟周期的上升階段;二是我州經濟增長內在動力不斷增強,經濟發展的局部環境將進一步改善;三是固定資產投資繼續保持較高增幅。不利因素主要有:一是積極財政政策的力度減弱,國債規模縮小;二是貨幣政策趨緊,企業融資難度加大;三是工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的壓力依然存在,工業利潤不斷減小。綜合因素分析,2005年我州經濟總體上仍將延續上年較快增長的勢頭,但受上年基數較大的影響,工業生產的高增長將有所收縮,經濟增長呈現三次產業共同推動的態勢。
全年經濟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0.5%,達到46.96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增長15.6%,達到21.1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達到16億元;財政收入增長11%,達到3.44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6.7%,達到1370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增長8%,達到4874元。
(臨夏州統計局 封中偉馬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