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2004年金昌市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綜述及2005年展望(3 / 3)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農民增收難問題仍然不容忽視。2004年雖然出現了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的良好局麵,但農業基礎仍比較薄弱,結構性矛盾還比較突出。2004年農民收入較快增長的因素是多方麵的,既有農產品豐收、價格上漲的因素,也有政策性的因素,而這些因素的拉力均存在相對減弱的可能,未來農民增收的難度還很大。同時,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持續高漲也會對農業生產帶來不利影響。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逐年拉大,城鄉居民內部高低收入者之間的差距也呈擴大之勢。

二是三次產業結構還不夠優化,發展不夠全麵。農業生產基礎依然薄弱,防災抗災能力還需要進一步提高。農村大量剩餘勞動力的轉移任重道遠。工業生產和效益的快速增長主要依靠部分主導行業和骨幹企業的支撐,高技術類和適應消費結構升級的產品數量少、規模小,產品競爭力和效率的提高受到製約,整體經濟效益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第三產業比重小,發展較慢,不利於就業規模的擴大和經濟的持續較快發展。就業壓力增加等因素短期內不會很快改善。

三是投資活力仍顯不足。首先,投資總量和速度並不高。從西部50個城市固定資產投資情況看,近兩年,金昌市投資總量小,增長較慢,位次一直靠後,就是與嘉峪關、白銀、武威相比,增速一直比上述3市低。其次引進項目中,大項目偏少,小項目偏多,大項目基本集中在商貿、房地產上。招商引資項目中,投資額在1000萬元以上的項目僅占總數的12%,國內外有影響力的500強企業投資尚為空白。

四是工業化和農業產業化的關聯度仍然不高,對農業產業化的帶動作用不突出。主要表現在以農產品為原料的工業規模小,農產品加工轉化能力低,大量的農產品不能在區內加工增殖,農業資源優勢無法轉化為區域產業競爭優勢。同時,受結構調整和市場供需矛盾的影響,市場物價上漲較快,通脹壓力有所加大。由於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過快,農民新增的部分收入被抵減,直接影響到農民生產投入的積極性。生產領域價格漲幅較高,擠壓了部分企業的利潤。上遊產品漲價積累的成本壓力將逐漸顯露。

五是城市發展產業支撐度不高。城市是產業發展的產物,產業是城市發展的根本動力。產業定位決定城市定位,產業發展決定全局發展,產業特色決定城市發展方向。一個成功的中心城市的崛起,必須有主導優勢產業作為支撐,有清晰的城市產業定位,這樣才能增強城市對經濟增長的集聚和輻射效應。金昌市由於主導優勢產業不僅單一,而且受資源和環境約束較大,致使城市擴張和發展缺乏強力拉動與支撐,一定程度上製約了城市化進程。

六是資金、運力等供應環境不夠寬鬆。2004年以來,全市金融機構貸款規模緊縮,尤其是下半年增速明顯回落,6月末,金融機構貸款比5月末少增0.69億元,12月末,同比少增達到5.99億元。中小型企業貸款難的問題還沒有得到有效解決。成品油價格也不斷上漲,提高了工業、交通運輸業生產成本。公路運輸緊張局麵雖有緩解,鐵路運輸仍很緊張,這些對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和企業的正常經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三、2005年展望

展望2005年,金昌市總體經濟有望承接2004年快速增長態勢,預計全年經濟總量將突破百億元大關,經濟增長將在10%以上。

從近年來的情況看,金昌市經濟的實際表現要比預計的好,說明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增強,發展元素趨活,自我調節能力和抗風險能力日益提高。從內生機製看,經濟周期規律顯示金昌市經濟已進入新一輪擴張期。經濟增長曲線圖顯示:金昌市經濟處在經濟周期上升階段。在投資強勁推動下,擴張勢頭不斷加快並延長,未來2—3年金昌市經濟將進入上升階段的高峰期。

(金昌市統計局 胡江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