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脫貧步伐明顯加快
由於2004年各部門采取了一係列行之有效的支農、惠農措施,扶貧工作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當年解決的貧困人口是新階段扶貧開發工作以來最多的一年,全省解決的貧困人口比上年多2.89萬,解決的低收入人口比上年多15.73萬。
(五)貧困地區人們的生存環境、醫療保健、經濟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1.生活基礎條件進一步好轉
2004年貧困地區的社區環境比2003年有所改觀。83%的自然村通了公路,比上年提高了2個百分點;95%的自然村通了電,比上年提高了1個百分點;2004年通電話的自然村已達到66%,這一比例比上年提高了4個百分點,93%的自然村能接收到電視節目,比去年提高了2個百分點。
2.貧困農戶子女入托、病人就醫條件有了改善
從貧困監測資料分析,貧困地區的農村社區文教衛生總體狀況比2003年有所好轉,醫療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2004年有45%的行政村有幼兒園或學前班,較上年增加了2個百分點。64%的行政村有衛生室,較上年提高了3個百分點;73%的行政村有合格的鄉村醫生或衛生員,70%的行政村有了合格的接生員,分別比上年提高了4個百分點。
3.貧困地區農民收入進一步增加
2004年貧困地區農民人均收入為1456.6元,比上年增加94.28元,增長6.9%。其中工資性收入增加14.98元,增長3.27%,增幅比上年高2個百分點;家庭經營收入增加121.88元,增長10.29%;轉移性收入增加12.26元,增長了18.09%。
(六)貧困農戶家庭經營投入增加
據調查貧困地區農民家庭經營生產費用支出人均328.81元,比2003年增加48.11元,增長17.14%。家庭經營投資的56.06%用於農業,33.74%用於牧業投入,其餘11.2%的資金用於其他行業的投入。
(七)農民消費穩定增長
2004年的調查資料顯示,貧困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為1212.56元,比上年增加191.52元,增長18.’76%,其中51.94%用於食品支出,6%用於衣著支出,12%用於居住支出,13.6%用於文化教育、娛樂用品及服務方麵的消費。
1.食品消費結構改善。2004年農村居民食品消費支出人均629.85元,增加154.6元,增長32.53%。
2.蛋白質的人均消費量均有較大幅度的增加。在食品消費中,穀物及製品、肉及家禽、奶類消費品增加,食品消費結構進一步改善。農村居民消費的奶及奶製品數量人均5.9公斤,增長了4倍,穀物及製品消費人均210公斤,比上年增加10.35公斤,增長5.19%;人均消費肉及家禽9.88公斤,增長29.51%;禽蛋人均0.78公斤,增長84.13%。
3.衣著消費增長明顯。2004年農村居民用於衣著消費支出人均71.76元,增加7.49元,增長11.65%,衣著消費支出是新階段增長最快的一年。
三、2005年甘肅省扶貧開發形勢展望
2005年國家出台了一係列惠農、扶農、護農的政策措施,我省免除了全部農業稅,對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又實行了“兩免一補”政策,加之我省扶貧政策繼續將改善基本條件和農民增收為重點,加大整村推進的力度,強化勞動力培訓轉移,注重產業開發,隨著這些政策的落實,農民收入必將有較大幅度的增長,農民生活水平也將有較大的提高,隻要各種扶貧資金足額到位,沒有大的災害影響,2005年扶貧目標將有望實現。
(省城市社會經濟調查隊農經處 王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