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6章 公文標準範例講析(34)(2 / 2)

(二)布局精巧,邏輯縝密

《報告》回顧了政府過去五的工作,並對2008年的政府工作從九個大的方麵進行了部署。我們深知,時跨五年的政府工作需要總結的內容是極其浩瀚且又龐雜的,總結起來既要講觀點又要列數據,既要論道理又要擺事實,既要按方麵講述情況又要從深層次上挖掘經驗、提煉體會,可想而知它的寫作難度是比較大的。而溫總理的這篇長達近3萬字的《報告》,卻顯得非常明快清晰,給人一種眉目清晰、層次分明之感。它的要訣就在於布局非常精巧、邏輯嚴密,層層遞進、順流而下,使全文形成一個嚴密的有機整體。例如《報告》第一大部分即“過去五年工作回顧”,在整體布局上采取了“兩頭小,中間大”的格局,突出了主體部分,而且在主體部分裏又是先概述情況,後講經驗體會。溫總理在總結工作的開頭,采用概述的手法,對五年來的政府工作進行高度概括,這個“頭”使用了500多字,這是一個“小”;在結尾處使用一段文字,指出當前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這段文字同樣是采用了高度概括的手法,也就是300多字,這就是“尾”要小。頭上一“小”,提綱挈領,尾部一“小”,收束兜底,中間主體為“大”,內容豐滿充實,有情況、有經驗、有道理、有事實,這種“鳳頭、豬肚、豹尾”的格局是極其精巧的。

從《報告》全文布局來看,先講政府工作情況,也就是取得的重大成績;再講“我們的主要工作體會”;體會之後是說取得成績的原因和當前工作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最後是2008年工作的總體部署。四個方麵的內容層層遞進、順流而下、思維連貫、邏輯嚴密,這種結構技巧是很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

(三)是綱舉目張,一目了然

《報告》的觀點十分鮮明、主旨明白顯露,雖長達數萬字,但它給人的卻是一目了然的感覺。這一成功之點,就在於《報告》充分采用了“篇前撮要”、“段頭顯旨”、“首尾呼應”等一係列高超的寫作技巧。以《報告》第一大部分為例,在回顧過去五年的政府工作時,開頭(即“篇前”)先使用簡短(即“撮”)的文字,對工作取得的成績及背景、原因(即“要”)進行高度概括交代,使人一看這極其簡短的開頭,即把握了五年來政府工作的根本所在,了解了它的中心和主旨。也就是說,在未讀整個第一大部分文字之前,在開頭處已經給了閱者、聽者一個總的概念。在《報告》的第二大部分,作者在提出2008工作的總體部署時,同樣采取了“篇前撮要”的寫作技法,先用700多個字交代了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及要突出抓的三個方麵,使其主旨明白顯露。

“段頭顯旨”是《報告》在寫作上的又一突出特色。在“篇前撮要”的前提下,全文不論是總結工作還是提出建議,在每一段落之前,都把這一段落的中心意思(即“旨”)用極其簡明的文字,概括成一個小標題,置於(即“顯”)段落之首,利於閱(聽)者把握這一段落中心所在。例如將五年來政府工作取得的成績分列為三大部分,即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促進經濟平穩快速發展;大力推進改革開放,注重製度建設和創新;全麵加強社會建設,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隨後,將經驗和體會分別列出六個意義段,在每段開始處都有一個顯示主旨的小標題,六點體會之開頭處又都並列地使用了“必須堅持”四個字,因而六個方麵的工作情況和成績呈一目了然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