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完整地體現《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的主題,加深人們的理解和認識,作者在結尾處用了一小段文字,對所闡述的中心思想和基本觀點進行了“總括”,指明“一切勾結帝國主義的軍閥、官僚、買辦階級,大地主階級以及附屬於他們的一部分反動知識界,是我們的敵人。工業無產階級是我們革命的領導力量。一切半無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是我們最接近的朋友。那動搖不定的中產階級,其右翼可能是我們的敵人,其左翼可能是我們的朋友——但我們要時常提防他們,不要讓他們擾亂了我們的陣線”。這段“總括”文字是多麼深刻,且又多麼精彩、富有遠見,它與開頭的“設問”形成鮮明的對照與回應,一頭一尾、日月相輝,相輔相成、有機組合在一起,令人回味無窮。
(二)講求科學,策見分明
《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不是一篇解決工作一般性問題的文件,它所麵對的是關係我黨生死存亡——分清敵、我、友這樣一個涉及黨的生存發展的重大政治問題的公文。它所要說明的每一個階級及其相關的具體問題,都要有根有據、有事實有見解、有分析有對策,分析見解與對策就是“策見”,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政策和策略”,它是“黨的生命”。
把“策見”的提出建立在實實在在的客觀基礎之上,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方法,通過嚴密的邏輯推理,作出準確的判斷,既不隨意揚“善”,也不隨意隱“惡”,即不擴大程度,也不縮小性質,更不憑感情取舍,這是毛澤東公文的又一特色。
為什麼地主階級和買辦階級是我們的敵人呢?毛澤東同誌用極其深透的語言,一針見血地指出,“這些階級代表中國最落後的和最反動的生產關係,阻礙中國生產力的發展。他們和中國革命的目的完全不相容”。作者在這裏采用的是公文中常用的議論方式,即一語道破的簡單邏輯論證,涇渭分明,結論清楚、幹脆利落,擲地有聲,令人無可辯駁。
在講到中產階級時,毛澤東同誌先是指明“他們對於中國革命具有矛盾的態度”,近而具體分析了產生這種矛盾的情形,接著指明中產階級的政治企圖,並把他們的這一政治企圖放在國內外的大環境裏進行深刻剖析,從而證明這“僅僅是一個幻想”。整個分析,有理有據,步步深入,十分嚴密,令人信服。
當談到無產階級時,毛澤東同誌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聯係四年來發生的一係列工人罷工運動的事實,鮮明地指出:“工業無產階級人數雖不多,卻是中國新的生產力的代表者,是近代中國最進步的階級,做了革命運動的領導力量。”接著,作者又從無產階級所處的政治環境和經濟狀況人手,具體分析了無產階級所處的地位,說明“他們特別能戰鬥”,既有鮮明的觀點,又有嚴格的依據,既有豐富的道理,又有充足的事實,既有問題的提出,又有深刻的必然原因,使人無可辯駁。
特別值得我們學習的是,作者在涉及一些具體問題時,不是—成不變地把問題框住,而是把問題放在運動的平台上,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比如,在談到小資產階級時有這樣一段話:“對於革命的態度,在平時各不相同,但到戰時,即到革命潮流高漲、可以看見勝利的曙光時,不但小資產階級的左派參加革命,中派亦可參加革命,即右派分子受了無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左派的革命大潮所裹挾,也隻得附和著革命。”這一“策見”,對於如何正確對待小資產階級顯然是至關重要的。還有在談到遊民無產者時,毛澤東同誌更從正反兩方麵告訴人們:“這一批人很能勇敢奮鬥,但有破壞性,如引導得法,可以變成—種革命力量。”從中使我們深深感到充滿了唯物辯證法思想。
(三)具體形象,生動逼真
閱讀《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遠不止是在學習一份有關重大政治問題的文件,似乎完全沉浸在文學藝術的萬花叢中,令人陶醉,看!那一段段精彩的描繪,是多麼活靈活現、栩栩傳神;那精湛的修辭技巧,不論是排比、借代、對偶、對比、進解、比喻、層遞,還是被人視為公文“禁區”的誇張,文中俯拾即是,五彩紛呈;那富有節奏感的語句,語義凝練的成語更是隨處可見。這樣的文件,令人百讀不厭、愛不釋手,別說時過80年,這是千年萬年,也將閃爍著藝術的光芒。把文件寫得生動活潑,既是毛澤東同誌這位曠代偉人的一貫主張,也是他一生身體力行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