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 解決(2 / 2)

要知道,一晚上死了十萬將士,這真的是件極為恐怖的事。

那時候京城的貴族,最怕的就是那些苗人,什麼時候什麼打進京城來。

畢竟,一路的縣城,府衙,一般都是幾千人,守城人員,或者軍士是真心不多的。

而後來,京城中便有人說了,說國公爺命硬,把他調去了西南。

反正真死了,那也剛好除掉一個眼中盯,倘若把西南的苗人打敗,那就能解除京城的危機。

國公爺便被臨危授命派去了西南。

那時候國公爺已經威懾西北了,他和皇帝有談過,倘若要他去西南,而且要平定西南的亂,必須得犧牲掉一部分貴族的人命。

倘若不答應,他也沒辦法平定西南的亂。

一聽國公爺的話,皇帝自然不答應了,你說拿貴族的人命去填,還不如死些將士了。

畢竟西南一時半會也打不來京城,可是,貴族們一喊一殺的,指不定能立即把皇帝拉下馬來。

不過,後來國公爺一說,皇帝和京中的幾大貴族一商量,他們一同意了。

那時候的西南大將一家,還有皇帝曾經的親信一家全部給捆綁了一起,跟著國公爺的隊伍,連夜押去了西南。

那兩大家子,一百多口人,無論男女老幼全部斬殺在了苗人麵前。

殺那些,是為了顯示,朝庭對他們的誠意。

國公爺其實在西北的時候,便有聽說過這件事,他那時候就知道,會壞事,隻不過,西南和他沒關係,他也懶得管理會。

可接到聖旨的時候,他便隻能硬著頭皮上了,雖說會得罪很多人,可也沒辦法,畢竟,把罪魁禍首斬首,讓他們兩家人也滿門抄斬,當著他們西南苗人的麵殺,是最好的方法。

國公爺那時候可以說是兩手準備,一方麵是殺了那些人,另一方麵,他也早早的請熟苗的人當說客。

殺戮對雙方來說都是不好的,生苗的死傷也算是極為慘重的。

本來他們由於地理環境,人口就比較少。

每年出生的人未必能多得過死亡的人。

至於這次的戰爭更加不用說了。

大家忙著打仗,隻有死的人,沒有出生的人。

雖說和朝庭比起來,他們死的也不過是朝庭的十分之一。

可是對有些部落來說,是死了三分之一。

現在朝庭願意退步,他們自然答應下來。

特別是在國公爺開出了朝庭會畫出一塊地來,讓生苗他們能夠安全交易,這樣,防止他們被漢人騷擾,又能夠換得他們生活所需。

再加上熟苗在一邊打邊鼓,可以說,用了半年的時間,基本把這場叛亂給平息了下來。

雖說偶爾有些唯恐天下不亂的生苗想搗亂,但是大規模的戰爭沒有爆發,國公爺的功勞也可以說是居功至偉。

正傑對這些大概是知道一些的。

那時候京城中流傳最廣的就是兩件事,第一件就是那個源頭,因為紈絝子弟玩弄人家生苗搞出的這場大事。

另一件就是國公爺在陣前斬殺那兩家一百多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