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說,國公爺在那一次的殺人事件裏,可謂是一殺成名。
無論是在京城,還是在西南,很多人都被嚇到了。
據說有些人嚇唬不聽話的孩子,就用國公爺的名號,再不乖的孩子,隻要一聽到國公爺的名號,都會乖乖吃飯,聽話。
所以,國公爺才有了殺神,戰神,戰魔的稱號。
而這一次,那位生苗的姑娘沒有被侵犯,西南大將軍也成了國公爺,理論上來說,西南大亂應該是不會發生了。
最多就是小規模的,在可控製的範圍內發生多起啥的。
基本這種事情,朝庭也是允許的。
畢竟,西南民風彪悍,是人都知道的。
那個生苗姑娘,一直哇哇哇的叫,雖說知道國公爺是好人,不過,她說的話真沒人聽得懂,因此,她也比較急。
她是偷跑出來的,哪裏知道會碰到壞人的。
雖說她在她們部落裏的時候,父母長輩也和她說過,漢人都是壞人,都會來欺負她們苗人的。
不過,剛才有人欺負她的時候,那個大哥哥可是幫她的,還揍了那個壞蛋一頓,所以,他是好人吧?
可惜,那個好人說的話,她也聽不明白,她挺著急的。
她想和他說,她手裏沒銀子,她知道在漢人這裏,銀子是個好東西。
可是,她已經用自己所有的衣裳和一個漢人姑娘換了這身漢人衣服,然後換了幾個饅頭了,壓根沒啥銀子。
萬一到時候那個大哥哥給她吃饅頭了,她沒銀子付怎麼辦?
國公爺哪裏會知道她的心思的,他一方麵讓人去找會生苗話的苗人,另一方麵,便讓人去打探那個紈絝子弟的背景了。
以前那些人是怎麼做的,他不管,隻不過,他現在絕不允許城裏還發生這種事。
要知道,欺負熟苗還是生苗,都會使矛盾擴大化的。
而和容月的來信中,容月有提到,要麼在城西那邊,建立一個生苗和熟苗,熟苗和漢人的交易場所。
比方說,每逢初一,初五,初十,十五,二十,二十五這些日子,便是生苗和熟苗交易的日子。
同一片場所裏,不許漢人進去。
而別的日子裏,便是熟苗和漢人交易的時候了。
這樣,相對來說,能夠阻止矛盾。
怎麼著熟苗和生苗之間,總有共同語言吧?
有同個祖宗的吧?
斷絕了生苗和漢人交易,生苗也放心,不怕被坑,漢人也不怕生苗凶凶惡惡,對正經想做生意的雙方來說都好。
國公爺那時候收到容月的這個建議,覺得還是不錯的,也特地拿出來和熟苗部落的幾個首領討論過。
那幾個熟苗部落的首領表示,這個方法倒是不錯,不過,要如何實行,還得靠國公爺具體操作。
因為據他們所知,其實漢人也好,或者在他們熟苗也好,有些生意是被一些大商家壟斷的,人家未必願意妥協。
一本萬利的買賣,他們憑什麼答應?
國公爺也知道商人逐利的個性,你讓他們多賺錢了,他們自然是欣喜萬分。
但是,倘若妨礙他們賺錢了,那就不好意思了,翻臉那是絕對正常的。
因此,現在擺在國公爺手上的事兒還挺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