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花季少年變蠱惑仔(3)(3 / 3)

2.站在對方的角度想一想。如果你被別人愚弄、辱罵甚至是毆打,你會是什麼感受?你的行為會給別人帶來長時間的恐懼和痛苦,你忍心嗎?

3.問問自己,這值得嗎。如果你在“收拾”別人時被逮住了,你就會受到懲罰。你也許會被記過、留校察看,甚至是法律製裁!而這一切,真的值得嗎?

(三)如果你遭遇了網絡暴力,“反網絡暴力”網站給你下麵的建議

1.不要一個人忍著不吭聲。告訴家長,他們會找網絡管理員或有關部門處理。

2.不要回複騷擾信息。他們就是想看到你焦慮和不安,不要讓他們得逞。

3.不要刪掉那些騷擾信息。你可以不去看它們,但不要刪掉,留下來作為證據。當網絡管理員或警察追查的時候,這些證據可以提供很大的幫助。

三、全麵打擊

暴力的防範不僅僅是個人問題,總體上要從以下幾個方麵著手:

一是家庭教育,首先要有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讓孩子感受到溫暖,讓他們了解暴力是最笨的解決問題的方式,後患無窮。

二是學校教育,應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要營造好的班風校風,多用鼓勵表揚的方式,在大的氣候上讓暴力無從藏身。

三是遭受“校園暴力”的保護方麵,學生應加強對自己的正確認識,不能回避自己的心理問題,不要膽小怕事,要挺直腰杆,越懦弱就越會助長攻擊行為,要用一種正氣、凜然和大義的態勢盡量降低自己受到的人身攻擊。

“強者”與“弱者”的較量

小A在南京郊縣的某所中專學校就讀,他說:“我們學校新入學的同學常被一些‘老生’欺負。‘老生’中有‘老大’,‘老大’常跟社會上的一些小流氓有關係。因為在學校周圍有許多歌舞廳、放映廳,那些小流氓天天呆在那裏鬼混,與‘老大’聯係很方便。有的新生剛一入校,‘老大’就來訓導,拉一幫人來‘勸’你入夥,不識抬舉的自然倒黴,做了‘小弟’的每月都要向‘老大’進貢煙、錢等所謂“保護費”,如果到時沒交,常會被打得鼻青臉腫。令人氣憤的是,校警居然不敢‘多管閑事’,他們隻圖不要在校園裏出事就行,常常勸鬧事者出了校門再說。直到最近有個同學被打出了問題,不敢再上學,家長打電話反映到電台,該校的暴力現象才被校方知曉、重視。”

2003年4月2日中午,廣州市海珠區某中學初一學生楊某被幾名初三學生叫到學校附近。四五個社會青年圍住他,要他交500元“保護費”,楊某掏空口袋隻有300元,結果被勒令“抽簽”,和四五個人中的一個“單挑”,最後被打得腦內部出血。一些學生被勒索、毆打後,還不敢告訴家長和老師。楊某是在母親發現外傷一再追問下才吐露實情的,他害怕由此會招來追打。有巨大心理壓力的他隻希望那些高年級學生早點畢業,或者自己想辦法轉學。

以上說明,麵對暴力,弱者總是忍氣吞聲,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這樣不但損害了自身的權益,也更加助長了施暴者的囂張氣焰。

你身邊有校園暴力嗎

集體討論並回答以下問題:

1.你身邊有校園暴力嗎?

2.你認為你在學校安全嗎?

3.你認為在哪些地方容易受到暴力侵害?

4.哪類學生容易成為施暴者或被施暴者?

5.學生打架鬥毆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6.你認為導致校園暴力事件發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7.你認為自己如何才能遠離校園暴力的侵害?

8.你有過遭受校園暴力侵害的經曆嗎?

9.你對校園暴力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