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這本書,我們首先要知道什麼是體育鍛煉,然後才能充分認識體育鍛煉的重要性。那麼什麼是體育鍛煉呢?體育鍛煉就是指運用體育運動內容、手段和方法,結合自然力和衛生因素,以發展身體、增強體質、調節精神、豐富文化生活為目的的身體活動過程。因此它也可謂是青少年生長發育、提高身體素質、促進健康的重要手段。
體育鍛煉的種類
一、體育鍛煉的種類
體育鍛煉的種類頗多,根據鍛煉目的和要求的不同,體育鍛煉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一)健身訓練
健身訓練是指普通健康人為保持健康、增強體質而從事的體育鍛煉。進行這類鍛煉的目的是為了身體能夠正常發育,身體各部分能夠協調發展,此外能夠增強身體各部位的機能,是發展身體素質和提高身體的基本活動能力。常見的健身運動有走、跑、跳、遊泳、舞蹈、體操及各種球類活動等。
(二)健美訓練
健美訓練是指為了保持優美體型而進行的體育鍛煉。此類鍛煉不但可以促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審美能力和身體的表現能力。生活中常見的健美運動有舉重、啞鈴操、韻律操等。
(三)娛樂性訓練
娛樂性訓練是指在學習、工作之餘的閑暇時間為了豐富課餘生活、調節精神狀態而進行的體育運動。此類鍛煉既達到了鍛煉身體的目的,又能夠陶冶人的情操,讓人身心得到很好地放鬆。生活中常見的此類活動有踢毽子、釣魚、劃船、爬山等。
(四)格鬥性訓練
格鬥性訓練最早是人類為了維持生存,從自衛和捕獵的本能中提煉出來的一種技能;麵對危險時,人類應用本身的求生本能而做出的物理行為。格鬥的目的就是製服或摧毀對手。後來是指掌握和運用格鬥的攻防技術而從事的體育鍛煉。這種訓練既能強身,又能做到自我保護。生活中常見的有拳擊、射擊等。
(五)醫療康複訓練
醫療康複訓練也就是體育療法。進行此類鍛煉的大多是體弱多病者,其目的是促進身體盡快康複。此類體育鍛煉一般情況下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此類運動常見的有散步、慢跑、太極拳、氣功及各類保健操等。
二、體育鍛煉項目的選擇
在選擇體育鍛煉項目時,必須依據個人的年齡、性別、健康狀況、體質狀況和興趣愛好等方麵進行合理的選擇,同時要遵循季節性、實效性、全麵性的原則。此外,在所選的體育項目上也要注意科學合理的組合,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身體鍛煉項目的選擇應根據不同的體質和健康狀況各有側重。
一般情況下,體質強健的人有極強的體育鍛煉欲望和熱情,並能承受較大的運動負荷,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興趣,選擇1~2項運動作為健身手段。不同的年齡特點選擇的體育項目是不一樣的,這一類型的年輕人應該選擇球類、武術等;年紀較大的人應該選擇跑步、太極拳、氣功等。身體不是很強健但還算身體比較健康的人,往往對體育鍛煉不是很感興趣,對於他們而言鍛煉隻是流於形式,所以這些人體質一般。這類人最適合於形式活潑、且鍛煉有效的體育項目,因為這類項目可以激發和培養他們鍛煉的興趣和熱情。武術、健美、球類等體育項目比較適合這類型的年輕人;年紀較大的人應該選擇娛樂性強的體育項目。體質較差的人要選擇慢跑、氣功、太極拳等體育項目來增強體質戰勝疾病。此外,體重超標的人可以選擇長跑、仰臥起坐、遊泳、健美運動以及有助於減肥的體育項目;體重未達標者可以選擇舉重、體操等強身健體的項目來使身體變得強壯。
體育鍛煉的基本原則
依據人體生理發展特點,合理安排體育鍛煉,有助於身體的生長發育,對各係統功能的提高都有好處,適當的體育鍛煉對提高身體素質,延緩衰老都是非常有好處的。所以,體育鍛煉是講究一定的原則的,要想收到良好的效果,就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一、自覺性原則
自覺性原則指體育鍛煉要有明確的目標,出自鍛煉者自身的需要和自覺的行動。體育鍛煉必須做到自覺,鍛煉者一定要把鍛煉的目的和動機與人生觀的樹立有機地結合起來,並不斷進行自我鍛煉、自我完善,克服自身的惰性,戰勝各種困難。同時,還要講求體育鍛煉的作息時間,把體育鍛煉當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樣才可以奏效。
也隻有這樣,才有助於形成或保持鍛煉身體的興趣,調動和發揮更大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體育鍛煉建立在自覺的基礎上,以收到良好的鍛煉效果。
那麼如何才能提高體育鍛煉的自覺積極性呢?
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培養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你對一項體育項目產生興趣時,就會對這項體育運動表現出極強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從而做到身心合一。
認真領悟“生命在於運動”的深刻道理,樹立正確的鍛煉目標,把體育鍛煉當作生活的必需品,激發體育鍛煉的自主性,調動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二、實效性原則
實效性原則是指每個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定鍛煉內容和方法,安排運動負荷。對照自己鍛煉的愛好、要求和原有的基礎,鍛煉者應根據自身狀況進行正確估計,以及生活條件等實際情況來確定,使鍛煉的負荷量適合自己的健康條件,按科學方法進行鍛煉,以取得最佳的鍛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