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扶瀛淵源(1 / 3)

【016】扶瀛淵源

大楚一統天下,大楚天始帝為求長生不老,做朝稱帝萬年,派方道術士率一千童男童女東渡大海,前往仙山,尋求仙人以或仙丹靈藥。

方道術士本是鄉間神棍,自知此事不成,便同一千童男童女泊靠一處海島,安營紮寨,永不回歸故土,繁衍生息,傳承五百餘年。此便是扶瀛國人先祖。

——————————————————————《大融逸史-扶瀛篇》

**************************************

康親王融威的後花園中,一拍欣欣向榮的景象,花更紅,草更綠。盛夏驕陽如火,可在這後花園中確是涼風習習,很多高大挺拔的樹木已經遮住了大片的陽光,那張放置在葡萄架下的躺椅,完全置身在綠蔭之下,康親王融威此時依然閑適的躺在椅子上,逗著八哥玩。

忽然,一聲“皇叔!”叫聲傳來。

融威眼睛都買眨,便知道又是融乾來了。這次融乾可沒走牆上翻牆而入,而是乖乖的從園門中走了進來。

“叫皇叔甚事啊?”

融威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畢竟這夏日炎炎正好眠,融乾看來來的還真不是時候。

“皇叔啊,打擾您老午休了啊!”融乾陪笑道。

“知道了還來打擾啊!”融威沒好氣的道。

“嗬嗬,這不是來告訴您一個大喜事的嘛!”

“你的?還是我的?”融威道。

融乾一愣,這康皇叔也忒逗了吧。

“不是您的,也不是我的。是駱遠山駱將軍的。”

融威眼睛終於睜開了,望著融乾,道:“廢話,駱遠山不是你準嶽丈嗎?這喜事看來還是你小子的啊!說吧,什麼事?”

融乾被教訓了一下,老老實實的道:“父皇加封駱將軍為興武堂大總管了!”

“什麼?興武堂大總管?”饒是融威向來不問政事,聞聽此言,也是大吃一驚,“那你英皇叔不幹了?”

“英皇叔在大殿上主動讓賢的!”

“哦,”融威望著眼前的融乾,想到了他要融玨的事情,心中已經猜出了個大概。不過,融威沒有挑的太明,融威在怎不麼

“好啊,好啊,駱遠山還是治軍有一套的!你小子大婚之時,老嶽丈是堂堂一品的興武堂大總管,你也有麵子啊!”

融乾有些尷尬的一笑,想找個話題繞開這所謂的大喜事。忽然想到了那天在這後花園接住的那個差點砸到也是躺倒在躺椅上的黑衣人,便問道:“皇叔,那個從天而降的家夥呢?”

“把你是說郭浩吧?他在藏書樓呢,本王安排了個差事給他,給本王看管藏書樓了!”

“哦,皇叔,那侄兒去看看他啊!看看這家夥那兩根毛毛長長了沒有。”

融乾逃也似的離開了,生怕再和融威聊下去,肯定戳穿了是他向父皇為嶽丈討官的把戲。

*****************

古色古香的藏書樓內,郭浩此時正在拿著一本《大趙史》研讀起來。

“真沒想到這趙括竟然稱了一代戰神了,連號稱史上第一萬人屠的大秦悍將白起都敗在了他的手下了,匪夷所思啊!”

郭浩對曆史拐點的六國滅秦這一段非常感興趣,這幾日翻閱著與之相關的《大秦史》《大趙史》《大楚史》,希望能從中發現一些和後世曆史記載比較相符的線索內容,但事與願違,這些史書記載的六國滅秦完全和郭浩前世的史書格格不入,郭浩看了這些天,頭皮都發炸了,無奈之下,心中就一橫,權當作是故事書看吧,看著這段與前世史書完全悖逆的內容,反而真的蠻有意思的。

就在郭浩看的津津有味的時候,忽然傳來了“嘭嘭嘭”的敲門聲。

郭浩將手中的書置於案上,走到門前,尚未開門便道:“光兄啊,還沒到飯時吧,就來了啊?”

可當打開門後,郭浩見到的不是石光,而是一個目光炯炯,高大挺拔的年輕人!

郭浩腦袋飛速的回憶著,哦,此人就是那天接住他的那位!

郭浩見這年輕人身上穿著繡龍的長袍,便知定是皇室中人了,趕緊躬身施禮,“見過殿下!”

這段日子石光石岱在和郭浩聊天的時候也講了不少關於皇室,關於康親王,關於大融的見聞逸事,其中著重講到了救下郭浩的這位新晉爵位的皓親王融乾,將融乾擊敗扶瀛戰神渡邊從戎的戰事吹得神乎其神,郭浩也從中了解到那天見到的那柄倭刀上刻字的“中田英壽”其實完全和後世的那個踢球的中田英壽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人,而是這個世界中的扶瀛悍將而已。至於這個巧合,就如同他穿越到了這個世界一樣。不同的是郭浩是連人帶名一起來到了這裏,而中田英壽來到這裏的也許隻是個名字而已,抑或是後世的中田英壽碰巧取了這個扶瀛悍將的名字罷了。

郭浩自然對眼前這位擊敗扶瀛的年輕皇子心生敬意了,畢竟在這個世界中,渡邊從戎,中田英壽,扶瀛,完全就是日本人的完全轉體。

融乾心中微微一動,道:“你怎知我是殿下的?”

融乾一直在軍中,言語中並未像融倫融昌融威這些皇家王爺,總是本王本王自稱個不停的,還是以我自稱居多。

郭浩道:“殿下是我的救命恩人,這些天來,我和府上的一些家丁護衛聊天中,聽到了殿下的赫赫威名,他們也告訴我那天救下我的就是皓親王殿下,郭浩焉能不知救命恩人呢?”

說罷,郭浩俯身拜倒,垂首在這藏書樓門前。如此這般舉動,可把融乾搞的不好意思了。

“快快起來,快快起來!”融乾扶起郭浩,“怎麼說如今你也是康皇叔的門客,不必施此大禮。既然我康皇叔都如此器重先生,想必先生定有過人的本事。多日不見先生了,聽皇叔說你在這藏書樓,今日我來康王府,正好來看看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