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駱大總管(1 / 3)

【015】駱大總管

金戈鐵馬北疆,折戟沉沙南洋。歎人生河東河西,有輝煌亦有蒼涼,寵辱兩偕忘!

身居帝都耀陽,魂縈喋血沙場。一朝入主興武堂,甘灑熱血效君王,男兒當自強!

————————————————————《破陣子-為駱遠山賦壯詞以寄之》

***************************************************

次日天剛微微發亮,東邊太陽還籠罩在一層霧氣之中,紅暈尚不見到。而那些朝官已經聚集在大融皇宮正殿天龍殿旁側的休憩堂裏等候上朝了。

說起來,這些大臣們也是苦不堪言的,遇到了這樣一個勤政的皇帝,每日必須要早起上朝,一個月中除非融煜帝哪日在散朝之時通知明日可以不上朝,方可不上,否則,無論風吹雨打,天氣如何,早朝是一如既往的不間斷的。

幾十位三品以上的京官聚集在這休憩堂裏,打著哈欠的,趴在桌子上睡個回籠覺的,閑聊的,做什麼的都有,在用不同的方式來打發等待皇上上朝的這段時間。

“皇上駕到!”

尖銳的太監高聲傳來,文官整袍,武將整盔,個個不見了剛才的萎靡不振,變得精神抖擻起來,畢竟,誰都不希望讓皇上看見自己無精打采的另一麵。

融昌和融倫兩位親王分列文臣和武將兩班之首,融昌一副睡眼惺忪的神態,他是早就不情願上這個早朝了,真想把身上這個主管皇室供給以及分管戶部禮部的差事給拿下,學學康親王融威,每天睡個懶覺多好。雖然不情願,可還是要來的、融倫畢竟要比融昌年輕些,絲毫在臉上未見到疲倦之態,相反,倒是每天早朝都是一樣的神采奕奕。

融煜帝端坐於龍椅之上,俯瞰群臣,待到群臣三叩九拜,山呼萬歲之後,站立於融煜帝身側的太監尖聲道:“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英親王融倫沒有第一個站出來,因為他知道,這事還是等大臣們把要稟奏的事情上奏完了之後,最後說最好,不然,引起的反響太大,會耽誤了正常流程。

隻見一個中年大臣踏出班列,躬身走到大殿中間,道:“臣有本奏。”

融煜帝定睛看去,原來是戶部尚書牛萬裏。

“講!”融煜帝道。

“啟奏陛下,自今年春季三月以來,西南數州近五月未曾有雨,地表龜裂,河流幹涸,人無水飲,地無水灌,莊稼絕收,牲畜斃亡,臣懇請陛下撥款融幣十萬,以救西南子民於火熱之中!”

融煜帝聞言,心頭一震!怒道:“此事此前已經撥款不下五萬融幣,依然未見起效,牛萬裏,朕命你今日便啟程,前去西南,救災抗旱之款如有貪汙侵吞之舉,格殺勿論!此去西南,十萬融幣準奏,你到西南,要加緊尋找水源,挖井取水,如今水貴如油啊!”

“臣領旨!”戶部尚書牛萬裏言罷,退回班列。

融煜看了下朝臣,問道:“還有哪位愛卿有事要奏?”

融倫望了下兩班文武大臣,見無人應聲名,知道沒人啟奏了,便踏出了班列。其實,每日都有早朝,許多上不了朝堂的小事在各部尚書那裏已經解決了,早朝上需稟奏皇帝的也就是牛萬裏這般需要皇上同意的大事要事了。

“啟奏陛下,臣有事要稟。”融倫朗聲道。他可是筆挺的身子站立於朝堂之上,畢竟他的身份可不同於牛萬裏的。

“英王,有事便說。”融煜帝道,當然他已早就得知融倫將要說什麼了。

“陛下,臣身兼京畿大督統以及興武堂大總管已逾三年之久,這三年來,臣深感興武堂日益人才凋零,將才難現,遠不如臣接手之前,精英輩出之光景。臣思索再三,定是臣難以顧及興武堂事宜,加之臣並非軍事上治學之才,故懇請辭去興武堂大總管一職,另請賢明任此職務,使之興武堂重現昔日盛景,打造我大融帝國名將搖籃!”

融倫的這番話可是震驚了滿堂文物!

融昌一直無精打采的眯起的眼睛此時也瞪的很圓,融倫站立在大殿中間,距離他也不遠,融昌低聲道:“老三,說什麼呢?我沒聽錯吧?”

融倫瞟了一眼他二哥,又回過去了頭。

其他大臣也都在交頭接耳,議論著。似乎都不相信今日看似平常的早朝突然會爆出如此一件爆料!畢竟這興武堂曆來都是要害部門,興武堂大總管一職全部由皇室子弟或者皇家心腹大臣所任,英親王融倫任職三年多來,興武堂也算是平平靜靜的,因為未發生大的戰事,故而,不會像開國初期,這所名將搖籃會催生出多少璀璨將星出來。融倫所說的那番話,隻是尋個借口理由罷了,明眼的大臣們個個聽的出來,心知肚明了。隻是不知道融倫葫蘆裏究竟賣的什麼藥,所以,都在靜觀著事態接下去如何發展。

融煜帝假裝吃驚,忙問道:“英王,你不是做得好好的嗎,怎麼突然有此想法?”

“臣弟明白,居安思危的道理,這三年來,雖然未有大的戰事發生,但防患於未然也是我們這些帝國武將必須要擔當起來的任務。臣弟忙於京畿事物,甚少估計興武堂,導致興武堂目前學員整體素質較之以往遜色太多,此番融乾所帶去的龍虎郎,與扶瀛交戰中損失不小,所損失部分大多是前年興武堂學員,而得勝歸來的龍虎郎,多是三年之前的興武堂學員,這其中原因,臣弟責任難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