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通信禮儀(2)(1 / 3)

在回複某一特定信函之前,請先閱讀所有已回複該信的內容,也許你原定的回複內容已有十個人講過相同的意見。若真如此,隻需輕描淡寫地表達即可,無須重複大家已覺厭煩的意見。在網際空間中,長篇大論往往不會引發他人閱讀的興趣,反而是那些精簡有力的言論會吸引別人。

(八)確認將要回複的對象

在網際空間中進行公眾事務的討論時,請再三思考回複的對象到底是誰?有必要將自己的意見廣播嗎?或許,隻需回複意見給發信者,並加注說明:“如果你覺得有必要將這個意見廣播給大家,敬請傳送無妨(最好加上自己署名)。”署名代表著回複者對其言論負責的態度。

(九)切勿在朱經同意前,將他人信函轉送給第三者

若要把他人的來函轉送給第三者之前,要先征詢來信者的同意,否則犯了網絡禮儀的大忌!對來信者而言,郵件內容是針對收信者所撰寫的私人信函,不見得適合他人閱讀。

寫信時應該注意哪些禮儀細節?

一、書信簡述

書信是一種向特定對象傳遞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應用文書。書信由箋文及封文兩部分構成。

箋文即寫在信箋上的文字,也就是寄信人對收信人的招呼、問候、對話、祝頌等。箋文是書信內容的主體,書信的繁簡、俗雅及至其他方麵的風格特征,幾乎都由內容主體決定。

封文即寫在信封上的文字,也就是收信人的地址、姓名和寄信人的地址、姓名等。封文是寫給郵遞人員看的,使郵遞人員知道信從哪裏來,寄往哪裏去;萬一投遞找不到收信人,還能將信退給寄信人。

完整的書信應該是箋文封文倶全,並且將箋文裝入寫好封文的信封內,然後將口封好付寄的。

二、書信的寫作要求

書信雖然是一種個人性很強的運用文,寫法上也比較靈活,但書信還是應該遵循一定的要求,最基本的可概括為以下兩點:

(一)必須合乎現範

書信寫作規範突出地表現為兩個方麵,一是書寫格式的規範,二是書信語言的禮儀規範,這兩種規範都必須嚴格遵守;否則就會出亂子,鬧笑話。

(二)言之有物,通情達理

“信”字本身含有信任之義,這要求書信不論寫給誰看,所述之事都要實在,所表之情都要率真,所講之理都要通達。

三、書信箋文的寫作方法

(一)信箋的款式

現在通常使用的信箋有橫豎兩種款式。

豎式信箋,又稱中式信箋,是我國傳統的信箋款式。豎式信箋的選用有日漸減少的趨勢,尤其是青少年中,已很少使用,但是在年長者的書信往來中還常常使用,在港、台等地區及海外僑胞的中文書信中,豎式信箋仍使用很普遍。

橫式信箋,又稱“西式”信簽,是今天常用的款式。

(二)箋文的結構

箋文實際上是一種書麵談話,既然是談話,就要先向談話對象打招呼,打招呼要講禮貌;接著要說兩句對對方表示尊重話;接下來要有幾句應酬語自然地引出談話的正題;再接下來才是正文;正文完了之後,還要說上幾句結束談話的應酬語;然後向受信人報自稱並署名;最後寫明談話的時間。

四、書信箋文的寫作規範

(一)稱謂

稱謂,是寄信人對收信人的稱呼,它表示雙方的關係,在信箋第一行起首的位置書寫。我國習俗素來重視人倫、名分,所以,在交際活動中應該特別重視稱謂妥當,寫信時尤其如此。箋文中的稱謂包括名字(或號)、公職位、私關係(包括血統關係及親戚關係)、尊詞等。有的信中單獨使用,如“主席”、“媽媽”、“大哥”、“爺爺”等;在有的信中則兩項聯合使用,如“母親大人”、“XX先生”、“XX兒”等。在實際使用中,兩者如何結合,值得注意。

1.關於名、字、號的選用

收信人是晚輩,信可以稱名。除此以外,凡有字號的,都要稱“字”或“號”;也可以從收信人的字號中選一個字,下麵再加上一個“公”或“翁”、

“老”等。

依照習俗,對名、字、號的選用有下列原則:

(1)對兒女稱名不稱字號;稱學生可稱字,也可稱名或號。

(2)對尊親不稱名號,直寫表示關係的稱呼,有的在稱呼下加尊詞。

(3)對尊長以稱字號為敬,字號後麵加上職位、稱呼或尊詞。

2.關於公職位稱謂的選用

公職位,即在社會(包括國家機關、社會企事業單位及社會團體等)中的職務、職稱、地位。如:主席、總理、部長、局長、校長、主任、經理、董事、會長、秘書長、理事等。

3.關於私關係稱謂的選用

所謂私關係的稱謂,即表示發信人與受信人之間在家族、親戚、世交領域內相互關係的稱呼。如袓父母、曾袓父母、父母親、叔、伯、兄、弟、姐、妹、姑、舅、姨、嶽父母、內兄、內弟、外袓父母、世伯、世侄等。

對私關係稱呼選用的原則有二:一是確切表示收信人與發信人之間的關係;二是要合於習俗,令收信人感到自然、親切。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許多地方都能體現出這個文明古國的謙敬之風。古人在說話時非常注意稱謂,說自己時用謙恭之詞,呼對方時用尊敬之語。現在,在一些正式的書信中,為了表達自己的謙虛和禮貌,也會使用一些“謙稱”。

一、“拙”字一族:稱自己的文章、見解等。

1.拙筆:稱自己的文字和書畫。如:拙筆一幅,敬請惠存。

2.拙見:稱自己的見解。

3.拙作:同拙著。

二、“小”字一族:稱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人或事物。

1.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間謙稱自己。如:小弟有一不情之請。

2.小兒:謙稱自己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