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兒科醫生給家長的心裏話(5)(2 / 3)

小貼士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往往不知不覺影響著孩子。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生活中的“鏡子”,想讓孩子成為怎樣的人,父母首先應是怎樣的人。家長是孩子的鏡子,孩子照著家長這張鏡子在學樣。

醫患之間太需要溝通了

“我們跟你們的希望和目的是一樣的,都是希望在最短的時間裏能治療好孩子的病。”周末的時候,值班大夫給我們組收了個早產兒。周一的早晨,我跟隨教授一起查房,查房時,我們沒有看見孩子的父親,小嬰兒的奶奶照顧著孩子,聽老人家講,孩子的父親在產科正照顧著孩子的母親。我檢查完了孩子,向她老人家講明了一些注意事項,並告訴她,孩子隨時有危險。

中午時分,一個年輕人氣勢洶洶地走進值班室,在辦公室裏高喊:“周末的時候,你們給我孩子告了病危,可是現在孩子頭上有膠布,也沒人幫助去掉,你們這裏護理太差勁了!”經過詢問,我得知這是早產兒的父親。我說:“有什麼問題慢慢說,不要著急。在我們這裏,護士的問題,你可以直接找護士,疾病的事情,你來問我。”孩子爸一臉怒氣,生氣地說:“你們就知道互相推諉,我孩子,到底誰管,我剛找過護士了,護士說讓我們自己蘸點水處理。我想問問,你們科室誰負責?”“你稍等一下,我去了解一下情況,你先回去,我馬上去找你。”在護士站,我找到了主管護士小芳,小芳解釋道:“剛才給他解釋過了,擔心揭膠布揭了他孩子的頭發,讓他先蘸點水慢慢把膠布取下來,就這他都不願意,真是小題大做。”我到病房去找孩子的父親,人沒有在,聽說他去吃飯了。我按照病曆上的電話打給了他,讓他吃完飯到辦公室找我。

孩子的父親很快就回來了。我讓他坐在了我的旁邊:“我自我介紹一下,我是你孩子的主管醫生,你的心情我很理解,孩子出生不順利,又告了病危,心情一定很焦急。但你們既然住在了這裏,首先要信任我們。我們跟你們的希望和目的是一樣的,都是希望在最短的時間裏能治療好孩子的病。我們的護理不同於有些醫院,住院的時候已經都告訴你們了,因為我們這裏不是全封閉的,就是說要求家屬和我們一起配合。

“我剛問了我們的護士,剛才護士也是擔心揭膠布揭掉了你孩子的頭發,讓你幫著蘸點水慢慢取下來,她沒有給你說清楚,可能你有點誤解了。以後有什麼意見,提出來,我們及時改正。

如果你不願意這種護理,可以把孩子轉到無陪人的醫院。你孩子目前還平穩,可是麵臨很多危險,但是你放心,隻要孩子住在這裏,我們就會盡心去治療和監護……”“大夫,你不用說了,之前,我不了解你。可聽你這樣一說,我就放心了。我明白了,我們之間缺乏的是溝通。我以後一定會好好配合你們。”孩子爸臉上露出了笑容。

如今,醫患矛盾有逐年升高趨勢,許多人對醫生印象不好,每每看到醫生,覺得他們冷漠,似乎拒人於千裏之外;而醫生對患者也印象不好,認為他們總喜歡雞蛋裏挑骨頭,喜歡打官司。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缺乏溝通,心就遠了。

做孩子智慧的家長

1.隻有周圍環境好了,圍繞在孩子旁邊的都是好孩子,這樣,我們自己的孩子才能持續健康地成長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