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我給斯諾送戰馬(8)(2 / 3)

“在人類認識的長河中,一切都是相對的。沒有人能掌握絕對真理。”——毛澤東在窯洞中對斯諾講述的這一哲理,同樣適用於對《西行漫記》的評價。今天看來,斯諾在他的這部成名之作中,固然有大量精辟的預言和準確的診斷,但有的報道和評價也不一定盡妥。由於語言的阻隔和戰爭年代條件的限製,這部真實的著作中某些細節——主要是人物的職務、活動年代等也有疏誤。

注:此文於2001年4月3日發表在《人民政協報》第4版上

淺談新世紀穆斯林的任務

洪洋

寧夏,是我國最大的回族聚居區,《寧夏穆斯林》作為一種信息媒體,一方麵可以使廣大穆斯林群眾通過刊物了解黨和國家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規,了解國家和寧夏全麵建設小康社會以及對外開放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另一方麵對於宣傳寧夏回族曆史淵源、風俗習慣、文化特色,展示寧夏穆斯林的時代風貌,提升寧夏的影響力和知名度,都具有積極的作用。下麵我就新世紀穆斯林的任務談點管窺之見。

一、謀發展是最大的任務

發展是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解決我們目前一切困難和問題的關鍵,也是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進步,同步進入小康社會的前提。作為回族聚居的寧夏來說,由於曆史、自然等原因,經濟社會發展相對落後,穆斯林群眾的生活還不富裕,麵臨的各種問題還比較多,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進步的目標任務十分艱巨,解決這些問題,歸根到底要靠加快發展。不發展沒出路,小發展小出路,大發展大出路。隻有緊緊抓住當前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大好機遇,負重拚搏,艱苦創業,才能實現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的超常規、跨越式發展。要實現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的大發展,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麵入手。

首先,應加強學習,實現人的全麵發展。學習是一個民族發展前進的源泉。隻有不斷地加強學習,更新知識,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回族曆來有重視學習文化知識的優良傳統,在不同的曆史時期,湧現出了許許多多飽學之士和優秀人才。作為生活在知識經濟時代的穆斯林來說,應該更加注重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以適應新時代對我們的要求。《古蘭經》是穆斯林尊貴的經典,是一部百科全書,它的內容包羅萬象,要求人們要淡泊名利,吃苦耐勞,扶弱濟貧,無私奉獻,我們廣大穆斯林群眾應該進一步加強對《古蘭經》以及“聖訓”和伊斯蘭知識的全麵學習,深入了解伊斯蘭悠久的曆史和燦爛的宗教文化,增強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處於急劇變革的21世紀,麵對時代和自身發展的要求,廣大穆斯林群眾學習知識、掌握知識的必要性和緊迫性顯得尤為重要。先知穆罕默德說過,“求知是每個穆斯林的天職”,“學問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學習始於搖籃止於墳墓”。我們要遵循這些教導,更加自覺地適應時代的要求,在不斷加強文化基礎知識學習的同時,要更加注重對現代科技知識的學習,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在倡導穆斯林學知識學文化方麵,作為伊斯蘭教界人士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自覺帶頭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以及先進適用技術,影響和帶動周圍的人投入到學習中來。同時,運用自己學到的知識,給廣大穆斯林群眾指路子、講道理,做致富奔小康的帶頭人。

其次,應加強人才的培養,為發展民族事業提供智力支持。提高人的素質要靠教育。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以來,在黨和國家的關心支持下,民族教育事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為提高穆斯林科學文化素質,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發揮了很大作用,為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奠定了較好的基礎。但與全國相比,寧夏特別是穆斯林聚居地區教育發展水平還比較落後,差距仍很明顯,發展民族教育,培養各類人才,已成為現階段寧夏民族教育發展的當務之急。解決這一問題,對於我們這樣一個經濟發展落後的民族地區來說,首先應積極爭取國家的大力投入,同時要充分發揮社會辦學的積極性,動員社會力量廣泛支持與幫助發展民族教育,使之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近年來,寧夏社會各界助學熱潮正在興起,尤其是一些回族實業家和有識之士在助學方麵率先作出了榜樣,捐資開辦了一些學校,並投資設立獎學金、助學金,以此為優秀的貧困學生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機會。但這還遠遠不夠,還需要有更多的社會企業、團體及人士來支持教育事業,發展民族教育的途徑和形式應該是多元的,根據寧夏實際,應采取動員社會、個人集資或企業入股的辦法,成立寧夏回族民間社會助教團體——“寧夏民族教育基金會”,可采取自力更生、民辦公助的方式,創辦“寧夏民族職業培訓中心”、“寧夏民族中等專業學校”等,定期有償地舉辦商貿、勞務、運輸、輕工、食品、烹飪、幼教等各種短期職業培圳班,也可與成人教育自學考試掛鉤,設置經濟管理、民族工藝、財會、計算機應用等專業課,注重學以致用,為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提供留得住、用得上的各種實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