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弘揚優良學風努力開創國史研究新局麵(2 / 2)

老一輩國史工作者在這個問題上也為我們樹立了榜樣。他們始終堅持科學分析方法,堅持對具體問題做具體分析,堅持實事求是地對人對事。既不回避錯誤、掩蓋錯誤,又不因此而忽視或否認取得的巨大成就,忽視或否認取得這些成就的成功經驗。並且令人信服地闡明,在新中國的曆史上,毛澤東同誌等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同鄧小平等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前後接續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社會主義基本製度的建立,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製度基礎。在他們的不懈努力下,使這部國史成為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信念教育的好教材。

第四,我們要學習和弘揚他們求真務實、不尚空談,嚴謹細致、精益求精,心無旁騖、鍥而不舍的精神。

這部篇幅長達140餘萬字、曆時二十載的國史,氣勢恢宏而又樸實無華,鴻篇巨製而又細致入微,立意高遠而又不失詳備,縱橫交錯而又不失縝密。要做到這一點,沒有始終如一的追求和決心,沒有長期養成的優良學風,是不可想象的。老一輩國史工作者在編撰出一部高質量高水準的國史著作的同時,也在治學精神上為我們樹立了榜樣。

我們要學習他們嚴謹細致、一絲不苟的治學精神。他們認真地擬定每一個標題,撰寫每一個段落,推敲每一句話,核實每一個注釋、引文和數據,嚴肅認真,高度負責。目的就是為黨和國家、為子孫後代留下一部信史。

我們要學習他們盡善盡美、精益求精的治學追求。在撰寫國史的過程中,他們不厭其煩地反複修改。不僅如此,他們非常重視多方征求意見,對於提出的意見,都逐條加以研究討論,認真吸收。正是這種務求完美的學術追求,使這部國史稿每修改一次都提升到一個新水平。

我們要學習他們尊重史實、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國史資料浩如煙海,內容廣泛。他們在認真收集資料的基礎上,對各種史料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梳理考證,用實事求是的精神對待史料。高度尊重史實,有一說一,有二說二,用靠得住的史料和史實說話,用經得起實踐檢驗的曆史來澄清是非曲直,來教育人民。

我們要學習他們腳踏實地、心無旁騖的治學作風。要寫出一部權威的國史專著,不可能一蹴而就,而需要一點一滴、持之以恒的積累和奮鬥。老一輩國史工作者二十年如一日,不圖名,不為利。他們真正是在用共和國艱苦奮鬥的精神來寫共和國史,這在當今的時代尤其難能可貴。如今,構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係的任務,曆史地落在我們身上。要想成就這一番偉業,就必須呼喚和弘揚這種精神。

第五,我們要學習和弘揚他們為黨的國史研究事業無私奉獻的精神。

傳世之作要有崇高的精神與追求作支撐。是什麼精神和追求支撐著老一輩國史工作者鍥而不舍來成就這部國史巨著呢?這就是為黨的國史研究事業無私奉獻的精神和追求。

為新中國走過的道路、形成的經驗、創立的理論、確立的製度寫史,將新中國經曆的發展曆程和成就的偉業鄭重地載入史冊,將那些為新中國的發展作出過傑出貢獻的人物鄭重地載入史冊,讓曆史和後人永遠銘記新中國的曆史,把它化為教育後人、激勵後人的寶貴財富,這本身就是崇高的事業,值得為之奉獻終生!

新中國的曆史與現實緊密聯係,不可分割。因此,將研究曆史、記錄曆史同跟蹤現實、記錄現實緊密起來,及時跟蹤、真實記錄和全麵反映當代中國改革開放的實踐進程,及時跟蹤、真實記錄和全麵反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係、製度的形成發展進程,及時跟蹤、真實記錄和全麵反映黨和國家重大決策形成完善和實施推進的進程,也是國史工作者神聖的使命。

我們要繼承和弘揚老一輩國史工作者的崇高精神風範和優秀品德作風,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為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前進而繼續努力奮鬥!

(原載2012年9月25日《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