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電視新聞節目策劃(3)(2 / 3)

深度報道最先起源於報紙。20世紀40年代獨占媒體傳播鼇頭的報紙開始麵臨來自電子媒介的競爭,為了保護自己的地位,報紙開始利用自身的優勢,開始了新聞深度報道的探索。這種改革拓寬了報紙報道的競爭領域,同時也為電視新聞報道提供了借鑒。1968年,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推出的大型雜誌性電視新聞節目《60分鍾》,就是深度報道的一個典範,這個節目主要對社會焦點問題進行深入的調查和探討,它獨樹一幟的節目風格使它很快成為一個擁有極高收視率的節目,它的成功同時也證明了電視深度報道廣闊的發展前景。

2、新聞深度報道的形成原因

對新聞報道中理性色彩的追求,促進了媒體的深度報道。新聞深度報道的形成有其重要的社會因素。

(1)媒體之間的競爭使得彼此之間的壓力不斷增大,媒體需要通過更為有效的方法進行改革,深度報道就是其中一個有效方法,它滿足了受眾在“看什麼”之後對“為什麼”的需求心理,使得新聞報道向著更為完善的方向發展。麵對美國CNN24小時不間斷播出新聞節目的挑戰,英國BBC廣播公司曾經說過,它和CNN之間最大的不同在於:CNN隻注重新聞表象的敘述,而它則更注重新聞事件的背景分析,滿足了一部分觀眾對新聞深度報道的要求。

(2)深度報道符合當今人們的生活需求,以往的人們可以從報紙上得到詳盡的新聞評論,電視新聞和報紙新聞相比,顯得通俗而淺顯,隨著電視業的不斷發展,它已經毫無疑問地替代了其它媒體,成為了“第一媒體”。加強電視新聞節目的深度報道無疑會使電視的地位更加穩固。

(3)新聞理論的不斷完善使新聞概念出現新的解釋。新聞應該是事實和本質的統一體。本質是客觀存在於事實之中的,是構成事實不可缺少的因素。本質是決定事物發生、發展的主要原因,它使事物呈現出不同的表象和風貌,所以脫離本質而隻談事實是難以講明道理的。

3、深度報道的策劃要點

深度報道的核心就是通過“看什麼”,了解“是什麼”,通過解釋“為什麼”,知道“意味什麼”,它可以是對事件的一種推測和預見,也可以是對事件的一種回顧和反思,總之,它通過事件的發生、發展闡述了這種行為背後的意義。“看什麼”和“是什麼”往往是通過畫麵語言展示給觀眾的,也就是事件過程的再現,這是評議的基礎,也是理論剖析的依據;“為什麼”和“意味什麼”往往是通過聲音語言體現對事實的分析和闡述,這是深度報道的精華,也是深度報道的最終結論。

深度報道所擁有的時間上的優勢(內容的深度和節目的長度是相輔相成的),使得它可以全麵地對新聞進行深度挖掘,這種挖掘既有橫向比較,也有縱向探討,形成一種立體的全方位述評。無論我們策劃者采取何種手法和形式,這種深度報道都是通過具象語言(畫麵語言)和抽象語言(聲音語言)兩者的發揮而體現的。正是如此,深度報道出現在新聞專題節目和評論節目之中。下麵我們就新聞專題節目中的紀實類專題來談論深度報道的技巧。

紀實類新聞專題節目是指運用攝像機跟蹤、再現生活中新聞事件的大量真實場景,以此引發觀眾思考的新聞專題節目。這裏須強調的有兩點:一是在這類節目中,紀實性的跟蹤報道占據了大部分時間,可以這麼說,在整個節目中,觀眾對新聞事件的評判,主要是通過大量的跟蹤報道而獲得的,在這些節目中,紀實性事實的采集是該類節目的精華和主旋律;二是在這類節目中,言論所占的時間是有限的,它主要是以一種背景資料存在的,加強新聞報道的深度。在中央電視台《新聞調查》和《焦點訪談》欄目中就有大量的紀實類新聞專題。根據紀實類新聞專題節目的特點,我們將其策劃要點歸納如下:

(1)用事實過程淡化傳播主體的意識傾向。紀實類新聞節目主要是通過對獲取事實過程的展示來表現事物的內在理念和媒體觀點,它以事實記錄為主,大部分的紀實類節目在表明立場或者觀點的時候都是采取一種比較間接的方法,也就是說,要通過大量事實的展示,根據事實發展的來龍去脈進行相應的分析和探討。這種節目特點使我們在策劃節目時,必須注意運用事實過程來淡化傳播主體的意識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