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後,我們將繼續發揚艱苦奮鬥、不怕疲勞的精神,努力做好係統切換後的優化完善工作,為××信息化建設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特向領導報喜。
××市××局
××××年×月×日
【注意事項】
1.喜報多用大紅紙完成,以表示喜慶祝賀,標題字體要大,要醒目。
2.不能濫用喜報,其隻用在取得特別突出成績時。
3.要求實事求是,恰如其分地報告喜訊,所寫的材料以及數字一定要真實、準確。
4.語言一定要樸實、簡明、準確,不要說空話、套話、大話。
5.喜報的成文日期,一般注明年月日即可,但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比如在戰役中或某種比賽中,則要精準到小時、分鍾或者秒。
【相關鏈接】
1.喜報與賀信(電)的區別
(1)賀信(電)是指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或個人向其他集體或個人表示祝賀的一種專用書信。它是日常應用寫作的重要文體之一,換言之是表示慶祝的書信的總稱。喜報是集體或個人向上級機關、有關方麵或家屬報告喜訊的一種專用文體。
(2)賀信(電)的內容以祝賀、讚揚為主,同時兼有敘述和評論。喜報是在取得突出和優異的成績、成果、戰績的時候才能使用。
(3)賀信(電)主要用於慶賀或讚揚某人貢獻、重大事項。喜報則適用於集體或個人向上級機關、有關方麵或家屬報告或傳達喜訊。
2.喜報與祝詞、賀詞的區別
(1)祝詞、賀詞是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或個人在各種集會、宴會、喜慶活動中對人對事表示祝賀的禮儀性演說詞。喜報則是某一單位向上級或個人報告成績時一種專用書信。
(2)祝詞、賀詞一般是祝賀對象在場時的口頭宣講。喜報則是報告喜訊時的一種專用書信。
(3)祝詞一般是在事情未果時表示祝願和希望,喜報是在事情出現結果後向他人報告喜訊。
第十二節 歡迎詞
【規範與要領】
歡迎詞是一種常見的黨政機關公務禮儀公文。是指作為東道主的一方在迎接或接待遠道而來的重要賓客,在正式場合發表的表示熱烈歡迎而使用的講話稿。
歡迎詞可以在正式場合(宴會、酒會或者會議伊始)宣讀或者在報刊、電視等媒體形式上發表,一般言辭熱情,旨在對來賓表示歡迎和尊重,以表達友好交往、增強交流與合作的心願,營造和強化友好和諧的社交氣氛。
歡迎詞具有以下三個明顯特征:
1.歡愉性
致歡迎詞當用一種愉快的心情,言詞用語務必富有激情並表現出致詞人的真誠。隻有這樣才會給客人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為下一步各種活動的完滿舉行打下好的基礎。
2.口語性
歡迎詞本意是在現場當麵向賓客口頭表達的,所以口語化是歡迎詞文字上的必然要求,在遣詞用語上要運用生活化的語言,即簡潔又富有生活的情趣。口語化會拉近賓客與主人之間的親密關係。
3.精誠性
歡迎詞說到底就是在接待儀式上的講話,是整個邦交、社會活動的一支序曲,所以篇幅不宜過長,按照“情欲信,辭欲巧”的基本要求,達到精練、精美、精彩、精誠之效。
一、適用範圍
歡迎詞適用於主人對賓客表示出一種歡迎和尊重,主要運用在國家領導人之間的國事訪問,單位的重要會議,以及個人的考察學習等場合。屬於社交禮儀演講詞的一種。
二、分類
按照使用場合,歡迎詞主要有三種類型,即交流活動歡迎詞、文藝晚會歡迎詞、商業會議歡迎詞。
1.交流活動歡迎詞
主要用於某些活動上主客之間的交流上,對客人表示歡迎,以達到促進雙方關係的作用。
2.文藝晚會歡迎詞
主要用於文藝彙演晚會上,對遠道而來觀看晚會的重要賓客表示感謝與歡迎,以便營造和強化友好和諧的社交氣氛。
3.商業會議歡迎詞
主要在某些重要的會議上使用,以達到一種良好的會議溝通氛圍,增強單位之間交流與合作的效果。
三、寫作方法
歡迎詞由標題、稱謂、正文、落款四部分構成。
(一)標題
標題一般有兩種形式。
1.直書“歡迎詞”三字。
2.會議名稱/歡迎對象名稱/致辭代表姓名+文種,如“在×××會議上的歡迎詞”。
(二)稱謂
稱謂即對客人或遠道而來的代表團的稱呼。寫在標題下第一行的頂格位置,稱謂後加冒號。可在稱謂前加表示親切的修飾詞,比如“敬愛的”“親愛的”“尊敬的”,同時也可加上“先生”“女士”或“閣下”等尊稱或職務頭銜,例如:“尊敬的女士們,先生們”“親愛的×××大學各位同仁”。
如果歡迎的對象既有外賓又有內賓,可按照先外後內、先高後低、先遠後近地順序稱呼,如果歡迎的為內賓不便逐個以職務相稱時,就用“同誌們、朋友們”或“親愛的朋友們”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