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西莉亞找工作時,卻給大家一個不小的意外:誰都想雇傭她。這使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有些人不具備很高的智力和很強的創造力,卻在勞動力市場上如此受歡迎?回答其實非常簡單,因為她有豐富的社會智力,或者說她有豐富的常識。
西莉亞可以在任何一種環境中找到適合自身生存發展的辦法,然後將之付諸實施。
例如,西莉亞知道如何有效的應對麵試,知道如何與同學和睦相處,知道如何完成她的工作,她還知道什麼樣的事該做,什麼樣的事不該做。可以這麼講,她在學習的環境中也具有一種日常生活的智慧。她深知那些很少得到承認但又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實實在在的東西。在學校,在生活中也是一樣,每個人都需要擁有一定的實用智慧,以適應周圍的環境。
父母錯誤做法:總是要求孩子考試第一
現實生活中,絕大多數的父母總是要求孩子在考試成績中名列前茅。為此,他們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就讓孩子學習、學習再學習,每次考試,也總是非常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如果孩子的成績沒有達到他們的要求,很多父母就會輕者斥責孩子,重則打罵孩子。此外,他們還讓孩子上各種各樣的輔導班,給孩子請各個學科的家教。在這種環境之下,孩子的壓力很大,在培養興趣愛好、拓寬知識麵、發展個性等方麵受到了很大的約製,智力發展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束縛,因此會逐漸淡出“優秀”的行列。
心理專家建議:父母不要把目光盯在“第一名”上
“第十名”現象給我們的啟示是,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不應該把關注孩子的目光一味地盯在“第一名”;相反,如果能夠從多方麵關注孩子的成長,如學習獨立性、智力發展、創造性、適應生活的能力等,則能夠讓孩子獲得更大的成功。
1.分數不是一切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不應該把分數作為衡量孩子一切的標準。如果太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而不注重孩子其他方麵的培養,那麼,孩子最後隻能是“高分低能”的產物,做任何事情都將難以取得成功。
2.讓孩子從小養成獨立學習的習慣
孩子小的時候最容易養成習慣,而良好的習慣是一個人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因此,要從小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同時,也要循序漸進,不能急於求成。學習方麵讓孩子自己把不懂的地方弄懂,養成預習功課的習慣。隻要孩子養成自學的習慣,在高中、大學的寬鬆學習環境中就能把握自己,取得成功。
3.給孩子寬鬆的生活環境
壓力大了,不僅不利於孩子的學習,還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因此,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父母切忌給孩子太大的壓力,要關注孩子的成績,但不要過分重視。最重要的是指導孩子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
父母應該正確對待孩子的性教育問題,因為越是遮遮掩掩,孩子的好奇心就越會增大。
在古希臘神話故事中,有位叫潘多拉的姑娘從萬神之神宙斯那裏,得到一個神秘的小匣子,宙斯嚴令禁止她打開,這就激發了姑娘的獵奇和冒險心理,一種急欲探求盒子秘密的心理,使她終於將它打開,於是災禍由此飛出,充滿人間。
的確,在生活中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你越想把一些事情或信息隱瞞住不讓別人知道,越會引來他人更大的興趣和關注,人們對你隱瞞的東西充滿好奇和窺探的欲望,甚至千方百計通過別的渠道試圖獲得這些信息。而一旦這些信息突破你的掌握,進入了傳播領域,會因為它所具有的“神秘”色彩被許多人爭相獲取,並產生一傳十、十傳百的效果,從而與你隱瞞該信息的願望背道而馳。
這一現象被稱作傳播中的“禁果效應”,也叫做“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所謂“禁果效應”,指一些事物因為被禁止,反而更加吸引人們的注意力,使更多的人參與或關注。有一句諺語:“禁果格外甜”,就是這個道理。“禁果效應”在家庭教育中也是極為常見的,如對孩子進行性教育,很多父母怕孩子學會,不願讓孩子知道過多的性知識,然而越是這樣,孩子的好奇心就越強。
看國外如何對孩子進行性教育
隨著社會的發展,電視、網絡、報刊雜誌上各種相關的信息泛濫,孩子們對性的觀念已經不同上一代人的觀念和看法。如果能夠從小對孩子進行性教育,不僅能解決孩子所提出的關於性的問題,還可以讓孩子安全地度過即將到來的青春期到青年期這段複雜的性變化時期。因此,從小對孩子進行性教育,也可以說是青春期的準備教育。在這方麵,西方父母做得遠遠先進於我們。
西方的父母對孩子的性教育不但早,而且形式多樣,除了相關讀物外,他們會準備一個神奇的娃娃,皮膚色澤和手感與真實的女孩相差無幾,身體器官也一應俱全,有著惟妙惟肖的子宮和卵巢,還有逼真的下體……他們把性作為一門科學知識傳授給孩子,並和孩子認真而輕鬆地探討,絲毫不覺得這是件可恥的事情。